Powered by RND
PodcastsArts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毛叔、雨虹和朋友們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134
  • EP 134 深夜書堂【手機越滑,心越慌?聊《失控的焦慮世代》】
    歡迎來到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今天我們要聊一本討論度很高的書《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深入剖析了手機、社群媒體對於Z世代(也就是1995年後出生的孩子們)究竟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竟會被稱為「失控的焦慮世代」?(從美國的研究數據來看,2010年後,青少年重度憂鬱症比例暴增兩倍半! ) 書中提到,女生在社群媒體上更容易因為「比美」而「自尊感降低」;男生更容易從真實的「冒險行為」中退縮,轉而在虛擬世界中尋求成就感……。當手機不斷「剝奪睡眠」、「注意力碎片化」,甚至讓孩子產生「社交障礙」,造成上癮時,到底對他們帶來什麼樣的挑戰?他們渴望什麼?信仰對他們又意味著什麼? 身為家長或牧者,可以如何引導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與「歸屬感」,為他們創造出「神聖性體驗」的空間? 歡迎大家收聽,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8:06
  • EP133 深夜書堂【人類基因傾向極權?聖經只說耶穌是主,基督徒該擁護民主嗎?聊《制度基因》!】
    歡迎收聽小老百姓健身房,這次我們挑戰一本超厚、超硬核的《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雖然書看起來很嚴肅,但還好我們聊得挺歡樂的!這本書的核心問題在於:為什麼極權主義制度在特定地方能深根發芽,但在其他地方卻只是曇花一現? 到底什麼是「制度基因」,作者指的正是能自我複製、與人們基本利益相關,並反覆出現在歷史中的制度基本要素。作者是經濟學背景,也因此不只討論意識形態的歷史變遷,而指出控制財產權在極權國家中的重要性:透過暴力統治,將人民的財產權收歸國有,因為擁有財產賦予人民自主權和反抗統治的本錢。因此,剝奪產權成為極權得以持續自我複製的重要原因。 我們卻花了更多時間討論「民主在聖經上沒有說」這個問題,並抽絲剝繭:基督信仰如何與民主精神連結?它又如何催生了西方現代民主的「制度基因」?相較之下,東正教與儒教等文化背景,又如何孕育了極權統治的土壤?我們也會探討民主社會所需的公民素養和美德,而教會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民主」的榜樣? 節目輕鬆又燒腦,趕快來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05:47
  • EP132 深夜書堂【撕下文化濾鏡,聽見聖經中的女性聲音,聊《解開聖經兩性觀的迷思》】
    這次雨虹和出版社編輯靜言和讀者Temple,聊一本最近由恩道出版的《解開聖經兩性觀的迷思》。為什麼要解開聖經兩性觀的迷思? 聖經學者Michael Bird對此書的推薦很直白:所謂「聖經兩性觀」(biblical manhood and womanhood) 並不真正「合乎聖經」……是二戰後富裕的郊區白人中產階級文化人為構建的觀念,背後是消費主義和父權制的怪異結合…….。作者艾梅‧伯德批判的兩性觀是約翰派博和古德恩編輯的Recovering Biblical Manhood and Womanhood《恢復聖經兩性觀》所定義的「合乎聖經的男性/女性角色」,男性被定義為女性的領導者,而女性被定義為肯定男性領導的順服者。 作者提出當「聖經兩性觀」過於簡化和僵化,造成的結果之一是聖經中的女性聲音被包裝和銷售成針對女性的教導,而忽略了這些在聖經中的女性聲音是上帝給男女的教導。上帝的心意是兩性彼此學習,一同彰顯神的形象,而不是男性只向男性學習。 聊這本書並非要挑起性別對立,而是要幫助教會看見,聖經從來不是一本以男性為中心的書。當我們受限於文化框架,用刻板印象來定義「合乎聖經的男性/女性」時,不僅限制了女性,也讓男性錯失學習和展現不同特質的機會。 作者邀請我們看到女性在信仰傳承和教會服事中的角色,為兩性提供一個平等、開放的學習和貢獻空間,讓所有信徒都能實現上帝的呼召。一起來收聽! 解開聖經兩性觀的迷思:重拾教會使命(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06:30
  • EP131深夜書堂【玩樂也很屬靈?還我信仰的輕盈和自由!聊《遊戲的神》】
    終於有機會可以跟 Charlie 聊書,這本《遊戲的神》(The God Who Plays)顯然也挺適合他來分享。Charlie,王唯權,目前美國南加州牧會,他是個挺懂得享受「玩樂」的牧師,光從他分享的經驗就可見一斑,他會和孩子在家庭崇拜時一起打遊戲和玩桌遊;他也一直有個突破傳統的夢想,希望能探索教會與藝廊結合的可能性,甚至今年夏天就要開始付諸實踐…! 為什麼 Charlie 這麼突破框架呢?這當然跟他個人的生命經驗與神學想像有關。他坦承自己從小就喜歡做或探索一般人不會去做的事情,甚至有點反骨,曾玩樂團、學藝術、畫畫,也愛玩遊戲。這種從小就喜歡想像、發揮創意的性格,在他牧養教會時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果效,讓他能想像教會或信徒「有可能成為什麼樣」(what could be?)。而他讀了這本《遊戲的神》後,更是覺得書中的理念跟他的牧養原則不謀而合。 作者艾格恩(Brian Edgar)是位系統神學家,挑戰了「上帝是一位很無聊、嚴肅、沉悶的神」的觀念。書中提出,「遊戲」或「玩樂」這種playful的態度,其實是恰如其分地回應生命嚴肅的方式。只有在上帝恩典的籠罩之下,我們才能夠自由地進行遊戲,不用過於在意結果,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終末的結局了。這種基於恩典的自由,讓我們不至於像奴僕一樣戰戰兢兢,而能像兒女般在上帝面前自由遊玩。當然他不是鼓吹放縱,也不是回到律法主義,而是在嚴肅與輕浮之間找到第三條路──「適當的輕盈感」,讓我們在工作當中有樂趣,在遊戲當中有學習;在嚴肅中有娛樂,在娛樂中有嚴肅。 如果你像我一樣,對於教會過於嚴肅沈悶有所抱怨,聽完這集你應該會找到一些自由和釋放。書中談到的上帝恩典,以及 Charlie 分享的他如何在牧養和生活中實踐這種「playfulness」(例如在他有容錯空間的教會事工探索中),都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與上帝、與信仰的關係,讓我們知道,在基督裡我們不需要懼怕,可以有空間去嘗試、去犯錯,因為最終的結局是穩妥的。 趕快來聽我們聊,看看《遊戲的神》這本書,如何能為你的信仰帶來新的視野和樂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8:49
  • EP130深夜書堂【越過鴻溝,從看見彼此的創傷開始,再聊《逃離中國》】
    哈囉!繼續跟明翰、裴恩一起深入探討《逃離中國》這本書的後半段!從上一集1949年的「大出走」社會創傷,我們繼續往後追溯,這集可說是「夢碎」與「失落」的大集合! 不只返鄉夢碎,這群「外省人」在台灣民主化浪潮中也面臨新的挑戰。隨著本土意識抬頭,他們不僅感受到未被納入台灣主流敘事的失落,甚至被簡化為「殖民者」。書中提醒我們,「外省人」和國民黨的關係其實是複雜的「非神聖同盟」,很多普通百姓只是被戰亂捲來,他們不只曾瞧不起「半個日本人」的本省人,同時也有大量「外省人」在白色恐怖時期無辜受害,這點真的顛覆了許多人「外省人就是國民黨鐵票」的刻板印象! 這本書對裴恩來說更是個人回溯。他「爆料」自己爺爺的故事,那位後來選擇回到中國定居、並在那邊過世的爺爺,對家人或許是個「罪人」,但透過書中的描寫,裴恩開始能夠同理,去理解爺爺那種「有苦難言」的矛盾心境。 而身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擁有強烈本土意識的明翰,也誠實分享這本書如何讓他看到不同視角。他曾對國民黨政府感到不諒解,但這本書讓他體會到,原來「外省老百姓」同樣經歷了深刻的創傷,只是「本省人」與「外省人」這兩條龐大的歷史創傷線,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是平行且缺乏交集的,彼此的苦難沒有真正被看見、被同理。 儘管談論這些沉重的歷史和身份認同議題,容易引發對立,就像我們聊到當代台灣社會的政治撕裂時感受到的難過。但慶幸的是,我們三個背景和立場或許不同,卻能藉由這本書,展開一場有趣、真誠且充滿同理的對話。或許這正是療癒與前進的開始,看到不同群體的傷口,才能一起在這座島嶼上尋找共同的未來! 推薦大家也來讀讀這本既沉重又可能帶來療癒的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7:30

More Arts podcasts

About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一個有別於教會和神學院的學習管道, 透過閱讀和對話,持續學習、擴展視野。 思維就像健身一樣,越操練越強壯、越有彈性, 每集一朋友,一本書,透過輕鬆的聊天,讓腦洞通天! 歡迎聽眾朋友寫信到[email protected]來告訴我你有在收聽, 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對我和來賓朋友就是最好的支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The Magnus Archives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7/14/2025 - 11:11:0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