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中国的创新药行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2015年的药政改革和随之而来的资本的助推,让中国的 biotech 呈爆发式的成长,截至2023年,中国创新药企的数量已经从个位数增长到了超过 1000 家,在多个创新药赛道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然最近三年,随着资本回归理性,创新药企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少 biotech 选择以对外授权 (liscence out)的形式向国外大药企出售自己的产品,以此来度过资本寒冬。跨国药企在中国疯狂扫货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中国的新药管线为何物美价廉?中国的 biotech 是否有机会成长为全球性的 biopharma?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两位在中美两国都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药投资人和创业者,与大家聊一聊中国创新药企在资本寒冬下正在经历的危机与未来发展的挑战。主要话题02:34 中美 biotech 有何差别?研发创新性,资本风险偏好,国家文化差异08:06 美元基金比中国资本更有耐心吗?耐心的背后是对超额回报的预期14:01 外企来华扫货,中国资产为什么又好又便宜?24:07 从 biotech 到 biopharma,重磅产品、商业化能力、领导团队缺一不可28:44 中国 biotech 能否复制日本药企的成长路径?34:06 如何找到重磅药物? Blockbuster 可遇而不可求的42:00 传统药企的艰难转型:同样是卖药,卖仿制药和创新药有何区别?49:16 展望:AI 在未来医药行业中必不可少补充内容:《血色财富》抗癌新药背后的阴谋、信念与梦想 本期人物舒骁, 盛鼎医药投资创始合伙人李铭曦, 上海湃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EO联系我们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微信:atgcdoctorschat,备注「加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