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Leisure南半球唠嗑局

南半球唠嗑局

豆豆姐MM和豆豆哥MM
南半球唠嗑局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33
  • EP31. 如何让ta好好说话 - 非暴力沟通与情绪管理
    “我没生气,我只是觉得你根本不爱我。” 你是不是也说过这样的话?其实你不是生气,而是有点失望,有点孤单,或者只是想被好好听见。但很多时候,这些感受,我们都不太知道该怎么表达。本期节目,我们想聊聊一种听起来温柔、但其实特别有力量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我们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聊了聊:为什么我们常常“想好好说”,却不小心吵起来了为什么表达感受这么难,为什么说出口的总是“你不尊重我”,而不是“我其实有点难过”如何用更温和但更清晰的方式,让别人听懂你,也让你自己不再压抑。这期节目我们不讲理论,也不是来教你“说话技巧”的。我们一起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核心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也聊了聊情绪管理、表达障碍,甚至中文语境下我们说“感受”时面临的独特挑战。语言不是武器,它是连接。愿我们都能慢慢练习,在关系里,变得更靠近,也更安心。时间轴:00:02 “你是不是一点儿都不在乎我?” “你能不能不要总胡思乱想?” —— 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对话模式。02:02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它不仅适合恋人、同事、朋友之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温柔而坚定的“表达练习”。02:47 “观察”是什么?“你总是迟到” 不叫观察,“你今天迟到了15分钟” 才是。05:39 “感受”为什么最难?“你不尊重我”其实不是感受,而是一个判断。7:07 为什么东亚文化的表达更难“讲感受”?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更擅长描述行为、判断,而不是情绪。8:27 情绪管理:表达感受前,先找到自己的情绪。“情绪词轮”其实是个超实用工具。10:33“需求”背后,是你没说出口的渴望:“我希望你认真地陪我吃完这顿饭”。13:09 “请求”不是命令,而是一种真诚邀约:“你愿意把手机先放下,吃完饭再看吗?”15:40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好好说话”,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对话方式,也是一种自我练习。20:09 为什么“讲道理”讲不通?因为你大脑已经被情绪劫持了25:45 先开口的人,并不是在道歉,而是在表达在乎。这一期我们没有吵架,但聊得挺深 ❤️。非暴力沟通听起来像心理学理论,实践起来其实也就是——“看清楚、讲明白、说出来、请一请”。如果你也有一些表达上的困难,或者你在某段关系里总觉得“没法好好说话”,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共鸣的那一刻。
    --------  
    27:52
  • EP30.花少看风景,我们聊真相:非洲的旅行,职场和生活 -为什么一辈子一定要去趟非洲!
    🌅 一棵孤树立在草原尽头,长颈鹿与斑马从树影边缓缓走过,天空被夕阳染成橘色——这是很多人对非洲的第一印象。可在落日与野生动物之外,那里也藏着真实的城市日常、职场节奏和中国人的生活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在肯尼亚做过旅游服务的Summer, 以及我们的《南半球唠嗑局》创始人兼主播 豆豆哥(曾在赞比亚担任商业关系经理和公司副总),一起聊聊非洲的风光与日常:Safari怎么玩才值、热气球早餐有多特别、两周行程该如何规划;以及更务实的部分——工作机会、薪资福利、医疗安全、文化差异与“慢节奏”的合作方式。⏳ 本期时间轴:02:01初到肯尼亚与赞比亚:第一眼的城市印象,富人区的精致与普通街区的落差11:10健康与安全:黄热疫苗、疟疾防护与当地医疗资源13:30Safari 体验(肯尼亚):马赛马拉、安博塞利、内罗毕国家公园的“城中野”,热气球早餐与星空下的奢华帐篷17:46Safari 体验(赞比亚):旱季清晨与傍晚动物云集河边,热气球看日出、星空下泡澡、夜间观兽与奇特动物故事,奢华与荒野并存29:43去非洲两周行程如何规划:包车或小团的选择、时间成本,以及旱季与雨季的区别41:35在非洲的工作真相:高薪福利背后的慢节奏、临时变更与契约精神差异55:45下班之后的非洲:火锅、酒吧、高尔夫,以及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日常58:00在非洲的社交:交朋友容易吗?60:10离开非洲:因为“没有家的感觉”,但仍希望非洲越来越好🦒 从 Safari 的体验,到职场的挑战,这里既有壮阔的自然风光,也有现实的生活节奏。非洲的真实面貌,等你来揭开❤️ 豆豆工厂感谢您的收听,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点赞、转发
    --------  
    1:04:54
  • EP29. 最低工资1天800元,新西兰如何靠制度保证它的发达程度?
    1893 年,新西兰女性获得投票权;1894 年,最低工资和八小时工作制进入法律;1938 年,建立全民医疗、养老金、公屋等社会保障体系;1975 年,成立怀唐伊法庭处理毛利土地与条约争议。这些制度至今仍在运作,并且落在日常细节中: 外国人在新西兰意外受伤也能免费治疗 65 岁起全民领取养老金 公屋租金不超过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 最低工资 23.50 纽币/小时 (约 ¥101),带薪年假至少 4 周 河流、山峰被赋予“法律人格”,毛利文化融入节日、设计与公共空间。本期《南半球唠嗑局》,我们拆解六个关键制度节点,看它们如何影响今天的生活: 1:00|女性投票权与三位女性总理的出现 04:47|劳资仲裁:最低工资与工作条件的起点 07:08|福利体系:医疗、养老、住房保障 14:08|80 年代改革带来的制度调整 15:33|土地和解与毛利文化的制度化回归 23:24|制度的日常感:安全感、自由度与参与感❤️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点赞、转发💬 你觉得,一个国家的“发达感”,是数字漂亮,还是日子安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  
    26:12
  • EP28.全是牛羊的新西兰为什么是发达国家?人口520万却能出口近700亿的数字经济, 小国的全球化秘诀是什么?
    新西兰,一个人口还不到深圳三分之一、面积和广西差不多的国家,人均 GDP 却高达 4.8 万美元,稳居全球发达国家行列。一个羊比人多的地方,如今能造火箭、写出全球爆款软件、为《阿凡达》做特效;一个海域面积是陆地 16 倍的“蓝色国度”,本地人却常常吃不到自家的龙虾和鲍鱼。本期《南半球唠嗑局》,我们带你走一遍新西兰 160 年的经济进化史——从草地到太空,从卖羊肉到卖代码,它是怎么把“小国”玩成“全球化玩家”?这不是一篇 GDP 排名榜的解读,而是一部 “小国如何玩转全球经济” 的真实案例。时间轴:1:38 淘金热:一块金子如何“吸”来人、资本和技术,奠定国家经济发展基础3:15 疯狂基建:34 岁财政部长的豪赌,怎么把一个散点小岛连成“国家网络”5:28 冷冻肉传奇:一船羊肉打开全球市场,羊比人多成了新西兰的标签10:30 “天堂”到“地狱”:失去英国市场后的经济崩塌12:25 服务业崛起:GDP 72% 来自全球化的“出口型服务”15:17 火箭故事:Rocket Lab 从车库飞到太空18:00 海鲜出口与本地人的餐桌:为什么本地人反而吃不到自家龙虾和鲍鱼24:10 种子王国与农业展:从 GPS 播种到全球最大农业展,农田也是高科技舞台28:27 数字经济新赛道:2.1 万家科技公司,出口 686 亿人民币❤️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点赞、转发,或者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哪一段最颠覆了你对新西兰的印象?下期,我们就带你走进支撑这一切的“隐形引擎”——新西兰的制度、福利与多元文化,看看它们是怎么让这艘“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依然稳稳前行。我们下期见!
    --------  
    34:05
  • EP27. 30岁不结婚却读博,女博士到底惹了谁?
    有人35岁重返校园,身兼母亲、上班族与全职博士生三重身份;有人辞去国内稳定的铁饭碗,只因一部电影突然明白人生不该止步;有人踏上求学路,只因一句老师的鼓励、一颗未熄的好奇心。本期《南半球唠嗑局》,我们请来了三位在新西兰读博的“非典型女博士”,聊聊她们背后的那个“为什么”:为什么在生活已趋稳定之后,依然选择跳出舒适区?为什么愿意为一个不一定“有用”的兴趣坚持四五年?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成为自己”这件事?我们不讲励志鸡汤,只记录那些她们在黑夜中依然发光的瞬间。这不是一场“女博士”的人生秀,而是三位女性如何用行动回应自己内心呼唤的真实故事。时间轴:01:18|从育儿妈妈到大学职员,从美食旅游到教育科研,每个人都选择了“一条不太标准”的人生路径。04:23|都已经有很稳定的生活了还为什么决定读博?有的为了给自己一个“不是母亲”的人生章节;有的,只是突然觉得,人生不能就这么过了。11:53|重返校园后的冲击与崩溃:育儿、工作、读博叠加、语言障碍、学术压力并行,她们分享那些“快撑不住了”的时刻,以及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18:08|“女博士”= 强势、难搞、太聪明?她们拆解社会标签,反问一句:为什么放在男性身上这些词就变成了“优点”?23:34|如何看待年龄焦虑、催婚与时间成本?“读不读博你都会30岁,那为什么不做一个正在实现梦想的30岁?”25:24|自我认知:不是为了变得更优秀,而是为了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博士不是身份光环,而是一次与自己对话的深度旅程。30:13|如果有无限时间与金钱,你最想做什么?有人想普及心理学,有人想重拾童年的美术梦,有人想回非洲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还有人只想把眼前这场博士读完,因为“不想中途放弃”。39:09|发光的人,也照亮他人她们对未来说:“谢谢你曾经的勇敢选择,我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到底。”❤️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哪个瞬间最让你动容。 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  
    43:55

More Leisure podcasts

About 南半球唠嗑局

我们是豆豆姐和豆豆哥,生活在新西兰,工作在新西兰,旅游,交友,打麻将,喝小酒,爱生活,爱故事。 和你一样,有烦恼,有快乐 – 每月准时,我俩陪你一起唠唠嗑! 英文精华版 🔍 Minds Between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南半球唠嗑局, 嗨咻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9/18/2025 - 9:01:3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