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Leisure宅在小岛 · 职人录

宅在小岛 · 职人录

Amy Zhao
宅在小岛 · 职人录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2 of 2
  • “钱多事少不加班?”—— 新西兰会计行业的真实滤镜与生存真相
    00:46大家好,这里是一档分享新西兰华人职场与生活的播客,我们会邀请在新西兰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职场人听一听他们的移民故事和职场人生。hello, 欢迎收听宅在小岛职人录我是主播 Amy, 今天我们来聊聊留学生圈里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那就是会计。02:55那现在就欢迎我们的本期嘉宾Hazel,那Hazel在过去几年一直在新西兰很有名的一些 corporate 做财务方面的工作。接下来她也接到了新西兰乳业巨头的offer,会去那边做 Finance manager business partner,不是那种纯技术方面的岗了。因为我在准备我们的采访之前,也就是刷了一些小红书,上面关于新西兰会计这个行业的帖子,看到很多人就提到说在新西兰做会计就等于钱多事少不加班。那你听到这个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03:52我觉得他们跟我应该不生活在同一个universe。如果你觉得说这个位置我觉得我非常舒服,我觉得这个就是我的 comfort zone, 那么很多公司也会给你这个环境,他不会非得要 push 你去继续去学习、继续去提升,但如果你想自己继续去学习、继续去提升的话,很多时候8个小时工作内的时间是不太够的06:51学了会计专业就是好就业的。那我想问问你新西兰目前市场环境,你觉得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不是友好的呢?07:16我自己觉得现在的环境如果说是,尤其是 international student 的话,因为这是我自己的pathway,我觉得是非常不友好的,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前公司他们大概在两个礼拜之前招人,就是他是一个 graduate 要求的岗,大概是毕业之后加一年经验这样的一个水平的要求。open 了三天之内收到了 200 多份application,然后其中的 range 并不仅仅是说 Grad 这些,有一些是已经在四大待了三五年,然后决定找第一份 commercial 的人也去竞争这样一个 grad level 的一个岗。所以说总体而言,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还是更 junior level 的时候,都竞争都比较激烈。07:59那你当时找第一份工作难吗?那你觉得具体难在哪些地方?或者说你觉得如果你现在给一个刚刚毕业的留学生给他们一些建议,你觉得他们应该最需要准备哪些方面呢?08:22我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总体环境是比现在的这个就业职场环境要好很多的,但是也很难。然后那个时候其实基本上就是用时间去换工作机会,那个时候的加班就很多时候非自愿的了,因为它确实是内卷,确实是存在的。然后你确实是要证明说同样的钱,你雇我一个 international student,你雇我一个没有 pr 可能在这里待不长时间的人会比你雇其他人更有benefit。嗯,然后如果说是我的建议给新毕业的这些 graduate 的话,我觉得说有两个东西可能你确实是需要表现出你比你同样的竞争者更优越的。08:59第一点是英文,因为这个在沟通方面确实是非常需要,就是这也算是我们之前的人吃过的亏,因为你像很多时候有一些做 business connection 方面的工作,你可能就没有办法真正达到一个跟人家很自然的去交流的这样的一个目的。然后另外一点就是很多人会觉得说大学的时候成绩不重要,他其实是很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说把自己的绩点刷的高一些,因为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你其实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 impress 你的面试官的成绩,如果你放一个说我 A+ 的话,确实是会让人更有记住的欲望。11:26还有一个就是可能是一个误区,就是 CA 本身可能在很多企业当中并不带来直接的那个薪资的 review 的这个结果并不是说我考完了,我去跟我老板说我现在是 CA 了,你需要给我涨一涨薪之类的。有一些企业可能是可以做到这些的,我也听说过,但是至少我经历过的和我见过的更多的企业,他还是根据你干成什么事情,你下一个职位是什么来决定你的涨薪幅度。17:22那你觉得就是一步步往上走,想突破自己天花板,对于在这个专业的人来说,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是专业技能?还是说我们这个语言文化还是人际网络?你觉得哪一个是最关键的呢?17:39我自己觉得说,因为我如果现在看我自己,然后我 look up 到我上层的这些比我更 senior 的manager,比我更 senior 的这些专业人士,我觉得我比较缺乏的是,对,或者说是在商业环境里面的沁淫,就是在很多时候他们的这种就是 commercial sensitivity 是另外一个级别的,但是这个它并不是单纯说你每天在公司里面看报表,或者说是学习一些 technical 东西就能带来的,它其实是一个就像你说的专业技能语言文化和人际网络的combination,是你要去跟一定的人去拉去谈,你要去参加一些会议。然后你要去 build up 你自己的reputation,这样的话你才能作为一个中心去吸引到各样各种各样的信息来给到你,这样的话你才能慢慢地去 build up 自己的这个就是 knowledge building。18:30我知道很多华人在这个 corporate 里面,他就是比较隐身,或者是比较内敛一点。然后我也看到很多人就说华人在 corporate 里面要克服这种我们身上所谓的自带这种弱者气息,可能是和文化有关。你觉得在这一方面你是怎么突破自己的?19:03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对,我确实见到过我身边很多的华人身上自带的这种非常 vulnerable 的这种气息,从我的角度来讲说我是个艺人,所以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心理障碍。然后另外一点就是文化差异确实是很明显的,有的时候我看到我同事我也会觉得说,诶?他怎么会这么说话?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不会这么说话,但是我会发现说他通过他的沟通方式也把同样的一个事情办成了,并且并没有结得到什么不太好的结果,所以其实再加上新西兰文化是职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包容的环境,我觉得你不需要考虑太多的结果,因为毕竟职场指占用你生活当中每天的8个小时,你来这边就是为了上班的,然后你如果说有一个比较和谐、比较好的工作环境,那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你不用觉得说对方给了你8个小时的钱,可能买了你所有的时间。然后你必须要每时每刻都要为,这个就是非常思虑。然后你要觉得说我去做一个什么事情,我一定要觉得说他的后果怎么样?其实不是的,你的 Kiwi 同事或者你其他 culture 背景的同事,他们可能也并不担心,他们只是很自然地表达了自己。就是我觉得我们很多华人沟通的时候不要把不好的结果先预设出来,然后你只要非常真诚地表达自己,并且因为你一定是有reason,才去跟人家去以特定的方式来沟通的。你只要把你的 reason 非常真诚地表明出来,他不会导致什么不太好的结果。21:50你说的这个不要给自己预设不好的结果。我认为这个是克服弱者气息的一个关键心态,我自己是深有感触的,因为当你不断预设失败、尴尬或者被拒绝的时候,你的大脑会本能的把这些预设作为真实的威胁,而且人的情绪和心态是有能量的,会通过你的微表情、肢体语言和语气不自觉的传递出去,不要给自己预设不好的结果,这个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很多元素都让我们的思维模式充满了忧患意识,而且习惯于谨言慎行。可能有的时候甚至是过度强调谦逊和自省。我并不是说这些文化不好,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扬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智慧,而不是杞人忧天的焦虑。对,非常感谢黑奏的分享,让我们对会计行业的现状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那最后对于正在听我们这期节目,对会计这个行业充满憧憬或者迷茫的留学生,或是新入职场的小白,你会给他们一些怎样的忠告呢?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预期,少走弯路。23:21我觉得说像我刚才已经提过的,就是一定要好好打磨你的 technical skill,在如果你还在学校的话,那么就好好读书,努力的把自己的成绩拉得高一些。与此同时不要太关注于说只有 technical 的东西,你可以相当相对比较,就是尝试去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听一些这种podcast,或者说是看一下本地的关于 business 相关的这一些新闻,与此同时一定要磨练自己的英文,因为这个在面试当中会有很多你 unexpected 的问题。基于这个之上, be brave,因为如果你不说的话,别人在聘用你之前也好,或者在跟你真正工作之前也好,他们是不会知道你有多优秀。24:04最后还请大家欢迎关注一下Hazel的小红书,@说了你又不高兴。因为我看到你有很多分享的会计专业方面的知识,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关注Hazel。
    --------  
    24:49
  • 打破海外求职壁垒 - 没有当地学历一样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00:00大家好,这里是宅在小岛的00期播客,我是主播Amy,这是一档分享新西兰华人职场与生活的播客。00:12我们会邀请在新西兰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职场人。来听听他们的移民故事和职场人生。这一期是07在正式邀请其他嘉宾之前,先来聊一聊我自己移民新西兰的前世今生吧。00:34本期主题是没有本地学历一样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的很多朋友会问我我说我想去新西兰那边工作,听说那边工作压力不大。但是我的高中和大学都是在国内读的,没有新西兰本地的学历,是不是就不可能在当地找到工作了呢?答案是不完全如此。我自己就是一个文科生,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没有新西兰读。但是并没有妨碍我在这里找工作。当然不排除这个和运气也有很大关系。但是客观来讲,以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新西兰对海外学历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01:30我是在2004年出国,但不是来新西兰,是去了日本。我本科是在国内的大学读了日语翻译专业,然后参加了当时学校组织的2的2+2的留学项目。当时这个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毕业之后可以拿到中国和日本两边大学的双学位。而且去日本学的专业是商科。算是当时还比较受欢迎的专业。我在日本毕业之后,继续申请了研究生,读了MBA的课程,专业的方向是marketing。因为有硕士文凭的加持,毕业之后,我在日本也顺利拿到了当地大厂的offer。02:21不过后来种种原因呢,我离开了日本,来到了新西兰。算是迎来了人生第一个迷茫期。因为从小读书升学,包括之后留学毕业就业。一切过程都太顺了。好像人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但是到了新西兰,一切都变了。从语言到找工作的路径,再到生活习惯,完全就是天翻地覆的改变。而且当时身边的朋友屈指可数。智能手机也才刚刚开始普及。获得有效信息的途径真的很有限。03:07当时我还不知道LinkedIn的存在,找工作都是在用Trademe和Seek。不过我很幸运找到了一家在奥克兰的marketing公司。那家公司虽然很小,算是家族企业。但是这份工作让我接触到了新西兰很多知名的品牌,也有机会进入一些大厂去实地学习。算是给我打开了进入新西兰社会的一扇窗。相比工作内容,让我获益最多的是本地的工作方式和习惯。和日本职场相比,新西兰的工作节奏非常慢。开会之前,大家会花很多时间闲聊很久。这种本地人特有的catch up的方式,我在日本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一开始也很不适应。得益于这份工作积累的经验。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几年之后,顺利找到了新西兰航空和新西兰银行的marketing的工作。04:16能在别的国家继续做和专业对口的工作,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这期间得到了无数朋友和同事的帮助。今年是我来新西兰的第15个年头。也是我出国的第21年。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贵人。在我留学、求职、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们大量的帮助。但是我也知道,作为一个新移民,可能很难在短时间结交到很多当地的朋友。没有办法很快的打破信息差。获得一手的过来人的建议和分享。那么,就让我们的节目帮助你去认识那些在新西兰不同行业闪闪发光的人们。听听一听他们的职场故事和人生。希望对你的留学和移民生活有所帮助和启发。05:19今天的宅在小岛,就先聊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  
    5:28

More Leisure podcasts

About 宅在小岛 · 职人录

这是一档分享新西兰华人职场与生活的播客,我们会邀请在新西兰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职场人,听一听他们的移民故事和职场人生。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宅在小岛 · 职人录, Critical Role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宅在小岛 · 职人录: Podcasts in Family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9/25/2025 - 8:51:15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