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Arts泉Izumi

泉Izumi

Mila and Midori
泉Izumi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4
  • Vol. 23 为什么是咖啡?为什么是云南?为什么是云南咖啡?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我们想来聊一聊关于云南咖啡的话题。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云南本地的关键词在不断增加。今天我们与Torch Coffee Lab炬点咖啡实验室合作,邀请了资深的咖啡师和培训师大鹏老师,来与我们一起聊聊云南咖啡。 本期节目中,我们展开了一系列有意思的讨论,比如: 咖啡的风味到底是怎么来的,风味的命名是怎么样一个过程? 不同产地的咖啡风味到底因为哪些原因出现不同? 云南咖啡在市场当中的定位是什么?和别的产区的咖啡相比,云南咖啡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是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云南咖啡在消费市场上的接受度如何?为什么国内和国外的接受度会有微妙的差别? 咖啡师培训是什么,咖啡师的比赛是什么?现在的SoE和blend为什么会出现鄙视链和种种迷思? 咖啡品牌该如何与本地咖农合作? 还有很多,很多…… 录制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云南作为咖啡产地曾经饱受诟病。云南咖啡曾经面临的批评有”青草味很重“,或是”木质味很重“。然而随着咖啡产业的成熟,咖啡在风味上出现的问题和变化也渐渐变得明晰,可以在具体的生产链条上找到原因。比如青草味是和咖啡豆的采摘有关,而木质味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豆子的干燥过程过快…… 针对这些问题,云南咖啡在加工方式上不断做着对应的改进,整条产业链也在这种技术迭代的过程里越发成熟。 ^ 大绿在播客中提到的云南咖啡风味地图(炬点咖啡实验室出品) 在与大鹏老师的聊天中,我们反复谈到咖啡品牌与咖农之间的关系。在展开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对炬点咖啡实验室想要实现的目标有了更清楚的理解。与所谓的不断“寻找”更好的咖啡不同,炬点咖啡想要做的事情是和农户合作。即便有一天炬点的项目也可能会结束,但农户和咖啡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咖啡生产的链条也已经成熟,咖啡种植还是可以成为农户可靠而稳定的生活来源。为了实现这一点,炬点咖啡在咖啡种植的过程里不断和农户沟通,让农户品尝自己种的咖啡,从而能够通过评估自己的咖啡进一步完善对咖啡作为一条产业链的认识。 ^ 炬点咖啡实验室的种植庄园 我们也聊到了对云南这座城市的喜爱。或许云南咖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云南。产地就在中国这一点,让云南咖啡的市场和产地更容易架设起连接:如果喝到喜欢的风味,甚至可以直接去产地看一看,还可以直接和农户交流。相比起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等产地,云南咖啡这种产地和市场的亲密性是独一无二的。去云南旅游的经验也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让感官更容易对生活打开。 ^ 炬点咖啡普洱门店 最后,对炬点咖啡在做的事情、在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炬点咖啡的公众号:Torch炬点咖啡实验室 也欢迎访问炬点咖啡的线下门店,包括炬点咖啡的昆明旗舰店和普洱店。 ^ 炬点咖啡昆明旗舰店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email protected] 大绿:[email protected]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BGM Coffee's on Me - Sunset Rollercoaster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  
    1:35:39
  • Vol. 22 与两位动画从业者的聊天:吉卜力AI出现之后,动画行业怎么样了?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新的一期《泉》播客。 大概在今年的三月底四月初,互联网上出现一股“吉卜力风格”的AI作画热潮。AI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也引起了网民的激烈讨论。 “AI吉卜力是不是对「手绘作画」的一种侮辱?” “AI吉卜力有没有侵犯吉卜力的版权?”“我们该如何在AI面前保持创作的原创性?” 诸如此类的讨论持续发酵,在促使我们回顾AI与创作之间关系的同时,吉卜力这家工作室在观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也越发突出。很多英语世界的报道也强调吉卜力工作室在观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对AI不断发展的现状的担忧。比如福布斯在今年3月28日的报道“Studio Ghibli-Based Imagery Proves AI Art Keeps Generating Our Gag Reflex” 对“风格”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但是吉卜力工作室在观众心目中不可取代的位置让“AI创作”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本期节目,我们特意邀请来了两位在日本动画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小一和小二,希望她们能够从从业者的角度分享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我们在本期节目中讨论的问题包括:目前日本的动画行业对AI的使用度究竟有多高?AI都被用来做什么?如何理解吉卜力这家公司?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动画行业的定位是什么?一部动画从被制作出来到走向市场到底要经过哪些坎?....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跟随小一和小二,一起进入动画这个神奇又美丽的行业。 *录音过程因为远距离网络问题,有时候会有些许卡顿,或许会影响听感。以后我们也会更加注意录制的设备和环境问题。感谢各位听友的包容和理解。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动画电影作品包括: 《辉夜姬物语》 《平成狸合战》 《千与千寻》 《悬崖上的波妞》 《幽灵公主》 《侧耳倾听》 《起风了》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猫的报恩》 《岁月的童话》 《蓦然回首》 《言叶之庭》 《秒速5厘米》 《东京教父》 《哪吒闹海》 《头脑特工队2》 《天气之子》 《你的名字》 《利兹与青鸟》 《雄狮少年》 《机器人之梦》 《东京教父》 《我的邻居山田君》 ^《侧耳倾听》海报 © 1995 Aoi Hiiragi, Shueisha/Hayao Miyazaki/Studio Ghibli, NH ^《秒速五厘米》海报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纪录片和参考书目包括: 《梦与狂想的王国》 《芥子园画谱》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email protected] 大绿:[email protected]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  
    1:46:40
  • Vol. 21 被黑船祭震撼到不能言语之零度殖民体验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是Mila对一年前参与“黑船祭”经历的一次复盘,由大绿来进行采访。 1854年,美国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总督率领的黑船队抵达日本,静冈县下田市因此成为日本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同时,下田市自1934年起,每年都会举办“黑船祭”。去年的5月16日至18日,Mila也变相地参与到了祭典当中,负责“黑船祭”中日美亲善活动的一些随行翻译工作。作为小喽啰的Mila承担的翻译工作相对轻松,大部分时间都在借这个机会观察和理解下田市,尤其是观察黑船祭这个节日本身。可能在到达下田市之前,Mila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经历会成为一个不愿想起的记忆黑洞,甚至直到将近一年后才可以重新把整件事组织好,叙述出来,这期节目也是这么应运而生的。 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Mila复盘她在黑船祭的行程,审视整个活动的组织和运作逻辑。为了帮助各位听友更加具有画面感,Mila从相册中找出去年拍的照片,还原当时的场景: 当地报纸对白浜小学日美亲善活动的报道 当时伊豆下田経済新聞的相关报道和照片 白浜小学小朋友做的手工 从東急酒店(三岛由纪夫爱住)望出去看到的海景 晚宴当天的水果塔 黑船祭当天的队列 黑船祭当天的舞台剧(复现黑船来港的历史场面) 了仙寺的环境 在下田市看的烟花大会 下田市本地的理发店(三岛由纪夫爱去)装裱的御使用理发剪刀和梳子 下田市当地店铺里摆放的三岛由纪夫肖像 玛德琳蛋糕(三岛由纪夫爱吃) 下田市的柑橘咖啡 下田市的自然景观 白浜神社 下田市的柑橘 感谢大家收听!今年的黑船祭应该也将在五月如期举行,不知道又会是怎么样一番景象呢… 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email protected] 大绿:[email protected]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Credit to イラストヤ
    --------  
    1:18:18
  • Vol. 20 “体育生”的标签背后是怎样的社会意识?“体育生”的成长中面对着怎样真实的困境?(下)
    各位泉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终于更新了Dailin返场节目的下集。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聊“文科男”这一标签,本期我们来到光谱的另一端,打算谈一谈“体育生”。在教育系统中,“体育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目前大众的认知当中,“体育生”这一标签代表的是什么样的集体形象? 我试着把这一关键词输入给大众意识形态的集成——DeepSeek,来看看”体育生“背后携带的是怎样的认知。以下是DeepSeek的回答: 在中国,“体育生”这一标签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并通过体育特长进入学校的学生。网民对这一标签的理解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特长生:体育生通常是因为在某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色,通过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进入中学或大学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普通学生的学业外,还需要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 身体素质好:由于长期进行体育训练,体育生通常被认为身体素质较好,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运动能力。 学业压力相对较小:在一些人看来,体育生可能因为体育特长而在学业上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高考加分等,因此他们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 职业前景:体育生的职业前景通常与体育相关,比如成为职业运动员、体育教练、体育老师等。但也有体育生选择其他职业道路。 刻板印象:社会上可能存在对体育生的刻板印象,比如认为他们只擅长体育而不擅长学习,或者性格较为外向、活泼等。这些刻板印象并不一定准确,因为体育生也是多样化的个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文化现象: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体育生”有时也被用作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青春、活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认识加深,体育生的形象和地位也在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生在学术、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的潜力和多样性。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体育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认可度。 DeepSeek作为一种集合工具,提供的回答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让我们怀揣着一系列问题,去回到与Dailin的对谈中,思考教育的不同路径,去反问:“体育生”的标签背后是怎样的社会意识?“体育生”的成长中到底面对着哪些真实的困境?Dailin也会带来真实的教育案例,还原“体育生”们所面对的生活。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email protected] 大绿:[email protected]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Credit to イラストや!)
    --------  
    2:11:42
  • Vol. 20 “文科男”的标签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教育如何让我们理解更具体的世界?(上)
    各位泉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了Dailin作为返场嘉宾(Dailin来我们节目的第一期请见:“我在美国教书:新移民学校与纽约东村的两次深潜”)。目前Dailin已经回国在北京教书,近期又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期节目,Dailin带来了两个男孩的例子。这两个男孩或许符合传统刻板印象当中对“文科男”和“体育生”的定义,但是教育在他们的成长当中发挥了作用,让他们走出自我的框架,看到更远、更具体的世界。 这两个男孩的性格及特点位于光谱的两级,Dailin会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与我们一起剖析他们的成长,并观察个体案例背后更普世的为人特质与教学意义。因为本期节目较长,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播出。每期各分享一个男孩的案例。本期我们将研读Case Study No. 1:“文科男”。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email protected] 大绿:[email protected]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  
    1:02:00

More Arts podcasts

About 泉Izumi

「泉」是一档关注各种视觉与文本材料的播客节目,由两位不务正业的艺术史和电影学生主持。我们希望可以用这档节目展开不同角度的对话,为生活带来一点灵感与幽默感。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请电联: Mila: [email protected] 大绿:[email protected]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泉Izumi, Inklings Book Club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0/17/2025 - 11:01:39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