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思維 》 THE POWER OF KNOWING THAT YOU DON’T KNOW|突破盲點|重新思考|廣東話說書
《 逆思維 》 THE POWER OF KNOWING THAT YOU DON’T KNOW作者: Adam Grant===========================☆ 如果正門進不去,就尋找側門,☆ 假使計畫行不通,就改變作法。☆ 翻轉危局的解答並不一定在前方,☆ 而在你的每一個「想不到」裡。● 面對無法撲滅的森林大火,最好的逃生方式竟然是「放火」?● 一旦水溫變熱,青蛙就會受不了跳出去,所以「溫水煮青蛙」永遠不可能發生?● 為什麼皮克斯不延續《玩具總動員》的成功經驗,反而希望團隊「唱反調」?●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星座影響性格,但為何我們還是對星座分析著迷不已?● 五年內從全美一半的市占率暴跌到1 %,黑莓機到底做錯了什麼?每個人都習慣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不願懷疑或挑戰自我,因為「質疑」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期,甚至威脅到自我認同,於是,我們的成見不斷延續,聰明成為盲點,害怕改變的「順思維」讓我們選擇劃地自限。若想要突破自我限制,就必須建立「科學家」的「逆思維」,打破成規,大膽反思。不同於信仰堅定的「牧師」,或是巧舌如簧的「政客」,「科學家」不會讓自己的想法成為意識形態,也不會妄下定論,而是會讓問題帶領我們前進,關鍵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明白自己的欠缺與不足。從自己到他人,從他人到群體,從群體到社會。「逆思維」幫助我們用開放的心態,提升心智的彈性,建立良性的衝突,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平衡點。真正的「知道」,就是承認自己的「不知道」。只要謹慎思考,凡事再想一下,就能掙脫成見枷鎖,突破認知盲點,掌握永不被淘汰的核心競爭力!/#廣東話說書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作者: John D. Rockefeller===========================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1839-1937年) ,美國著名實業家、資本家,標準石油公司的創辦人。他出生在美國紐約利奇福德鎮,他的父親威廉·艾弗利·洛克菲勒是當地的一名赤腳醫生,而他的母親,則是浸理會中一名非常虔誠的教徒。 他的父親沒有什麼責任心,常年在外面以藥販的身份遊蕩,這也就導致了小洛克菲勒的家庭十分的困難,他的母親不得不肩負起獨自撫養五個子女的重任。在洛克菲勒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具備了經濟頭腦,他精心餵養自己捉來的小火雞,挑選出其中賣相比較好的到集市裡出售。到了12歲時,他累積了50美金,隨後他將這50美金借給了自己的鄰居來收取利息。 到了1855年,洛克菲勒在離7月16日的畢業典禮僅僅只差兩個月的時候,因為自己父親的緣故,只能停止自己的學業。隨後約翰聽從自己父親的建議,交了40塊錢,在福爾索姆商學院克利夫蘭分校念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培訓課。隨後在他16歲那年,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的一家雜貨店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每個星期能夠賺取5美金的酬勞。 19歲那年,洛克菲勒正式下海經商,開始販賣各種食物,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洛克菲勒學會了記錄自己每一份收支,甚至小到一便士的捐款也分毫不差的進行記錄。經過了三年時間的資本累積,22歲的洛克菲勒進軍到石油行業,並且在1870年創建了在日後讓自己享譽盛名的標準石油公司,從此一舉成名。 時至今日,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想要不受到洛克菲勒家族的影響,顯然變成了一件癡人說夢的事情。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在過去的100多年中,洛克菲勒家族的發展就是美國歷史最為精確的一個縮影,洛克菲勒家族已經成為了美國精神中最為傑出的代表。/#廣東話說書 #富過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