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Leisure教育AI智造者

教育AI智造者

伊伊子
教育AI智造者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33
  • [EP31]Yibing| AI是一面镜子:照出老师的认知局限,也映出学生的孤独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 这一期我邀请到的是“洒洒水”播客的主持人之一,Yibing老师(小红书)——一位来自上海国际学校的AI实践者和深度思考者。她不仅在教学中亲手开发AI工具(比如一键生成AB卷的小程序),还在自我探索中反思AI与教育的深层关系。 我们一起讨论了AI落地教学的那些「难言之隐」和「技术幻觉」。这期播客,我们聊得非常尽兴。从“AI能否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到“老师的隐性需求如何被激发?”,再到“生成式AI是否正在改变学生的写作风格?”,我们深入探讨了AI、教学、学生心理、教学法转型等一系列话题。这一集不只是在说AI能不能帮老师写评语、点名、改作业,而是直击几个核心问题: 学生为什么用AI作弊?是因为偷懒,还是「信心缺失」? 老师明明最了解教学痛点,为什么却很难提出清晰的需求? AI工具是不是正在吞噬学生的语言风格和个体感受力? 在赛课、备课、教学评估全流程中,AI到底是装饰品还是真刚需?我们也聊到了Yibing用Python自制AB卷工具背后的故事、老师们使用AI时的种种微妙心理,以及学生面对AI时的「无助」与「依赖」。如果你是老师、教育工作者,或是对教育未来感兴趣的人,这期播客绝对不能错过。它不仅是关于AI工具的使用,更是一次关于教学本质与教育情怀的深度交流。这是一集适合慢慢听的播客,愿你听完后,也愿意像AI那样——学会倾听、反馈、照见彼此。 🧭 内容大纲(Topic Outline)AI教学工具的实践探索 Yibing开发的“一键生成AB卷”程序的由来与使用场景 国内教师使用DeepSeek的不同方式(点名、评语生成、小工具)、作弊与AI介入下的评估新挑战 学生如何借助AI作弊?引发的教育伦理与评估反思 引用沃顿商学院研究:AI使用方式如何影响学习效果?老师的隐性需求与产品思维 为什么老师往往难以明确表达需求? 从题目顺序调整到答案排序变化的误解案例AI工具的结构化优势与教师工作流 哪些工作更容易被AI加速:重复劳动 vs 情感连接 MagicSchool等工具在评语生成和题目初稿上的应用文化、教材、系统差异对AI落地的影响 中美教育系统的结构化差异 中国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教师个人自由度AI的情绪价值与教师反思 AI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AI作为“镜子”:促进教师反思和情感表达的工具生成式AI对学生写作风格的影响 学生越来越“像AI”的写作趋势 诗歌教学如何解放语言与感受教育结构、灵活性与技术落地的关键 PBL、教学法老师(pedagogy coach)等机制的作用 新加坡模式:系统性教师支持网络的启示未来教育与AI时代的角色再定义 AI如何打破知识的神秘性,激发创造的可能 教育的情感面与个体认知的觉察力的重要性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31",即可获得。----------------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扫码加入相应的讨论群;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关于伊伊子----------------------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关于听友群-----------------------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相关词介绍-------------------ABCD卷(多版本试卷)是为减少学生考试期间抄袭行为而设计的策略。老师会出多套题,或将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打乱,确保学生即使对答案,也无法复制成功。重点在于“答案互斥”,即某道题在A卷中正确选项是A,则在B、C卷中该题选项必须变化,增加作弊成本。教学法培训(Pedagogical Training)指的是对老师进行系统性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常见内容包括PBL(项目式学习)、评估设计、课堂引导策略等,强调从“教内容”转向“教思维”。优质的教学法培训不仅提升教学效果,也影响教师的信心和专业认同感,是教育变革的隐形推手。MagicSchool(AI教师助手工具)美国一款流行的AI教师工具集,内含“课堂小测题生成”“个性化评语撰写”等模块。虽然不是自动部署AI教学系统,但它切中教师“效率焦虑”的痛点,尤其在重复性劳动如出题、改作业、写总结等环节发挥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AI使用想象力。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并非被教师灌输,而是学习者通过经验、自我探索与他人交流中构建而成。AI介入教育如果无法促进个体认知结构的建立,而只是提供“现成答案”,则容易违背构建主义的本意,因此如何借助AI促进理解,而非削弱思考,是构建主义时代的重要课题。Notion 教案数据库管理Notion 是一个用于组织信息与笔记的数字工具,越来越多老师用它来建立多层级备课资料库。比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讲义、视频链接、学生反馈等,都可存于同一个页面中。这种结构化信息管理帮助教师打破“孤岛式记忆”,提高重复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为AI接入教学内容提供清晰的语料基础。
    --------  
    1:06:04
  • [EP30]佐宁+叶子 | 打造不割韭菜的少儿AI课,艾宝AI如何游戏化孩子的AI素养”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以圆桌形式,邀请到了「爱宝AI」的两位联合创始人:技术负责人佐宁与市场负责人叶子,一起深度探讨了如何面向5-12岁儿童设计并推广AI通识教育产品。「艾宝AI」聚焦互动式学习,兼顾趣味与知识深度,帮助孩子通过项目制体验、掌握AI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并进一步学习大模型背后的原理。产品背后既有专业的AI技术架构加持,也融入了对教育平权、个性化学习和家长需求的真诚思考。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艾宝AI」如何定位5-12岁儿童的AI启蒙课程 AI老师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如何兼顾孩子的趣味性与学习效果 在技术端,如何利用大模型与多模态交互实现“AI助教” 游戏化机制与家庭教育角度,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动机与反思能力 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AI学习”产品,该如何甄别并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课程如果你是家长、教育从业者或正思考如何利用AI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未来视野,这期节目会为你带来全新的思考与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AI初体验”世界,见证技术与教育碰撞下的种种可能!来自佐宁+叶子欢迎大家使用我们的产品,直接访问我们的网站agi4kids.cn注册用户既可以免费体验6节课。 如果想购买我们的产品,请找我们的客服老师(微信:L1581735108),记得说明您是伊伊子的朋友,我们为您准备了惊喜特价。内容大纲为什么要做“AI+教育”? 佐宁:AI大模型的崛起与早期嗅到的风口自身为家长的焦虑与期待:如何帮下一代在AI时代中找到定位AI老师可能带来的教育平权与供给侧变革 叶子:在头部在线教育机构的工作体验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未来前景与价值观驱动爱宝AI的产品定位与特色 教什么?:从AI体验到提示词工程再到大模型原理 如何教?:基于项目制学习,低门槛、交互化与多模态结合 解决的核心痛点:师资短缺、孩子时间碎片化、家长希望孩子提早接触AI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 让孩子掌握Prompt Engineering的基本技巧 从孩子日常生活与兴趣出发:文本接龙、创意菜谱、音乐绘本等丰富项目 针对低龄孩子如何简化大模型原理的教学:游戏化、动画、可视化操作 家长视角:如何把握好“使用AI”和“防止懒惰思维”之间的度?产品实践与用户反馈 核心功能:AI老师可语音互动、分级内容、项目式学习成果可分享 用户案例分享:孩子的惊喜创作、来自三四线城市家庭的“教育平权”感言 游戏化机制与学习动机:如何维持孩子的自驱力和成就感?市场推广与定价思考 教育产品的高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平价让利? KOL模式与渠道困境:为什么有些产品定价惊人? 艾宝AI如何在0-1阶段寻找突破与口碑积累?质疑与展望:AI通识课会“割韭菜”吗? 为什么要教AI通识?是否人人都能自学? 艾宝AI的理想与困境:既要面向普罗大众,也要兼顾行业商业化的现实 未来规划:分龄化升级、AI老师迭代、反思与创作环节的进一步打磨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30",即可获得。----------------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扫码加入相应的讨论群;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关于伊伊子----------------------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关于听友群-----------------------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相关词介绍-------------------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通过设计或优化输入指令,引导大模型(如ChatGPT)输出更准确、有针对性或更富创造力的内容。在低龄段教学中,可将提示词拆分为有趣的角色对话或图文任务,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 多模态交互(Multimodal Interaction)不止文字输入,还可借助语音、图像、视频等方式与AI互动,尤其适合尚未熟练键盘输入的儿童,让他们能“说话”或“画画”就能触发AI的回应。 AI幻觉(Hallucination)大模型有时会生成人类无法理解的错误或虚假信息,因此在教育场景中,需要对关键知识点添加知识库或经过二次验证,避免误导孩子。 教育平权(Educational Equity)倡导让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孩子都能享有同等教育资源。借助AI的规模化与低成本特征,有望缩小教学质量差异。 游戏化机制(Gamification)在学习中融入积分、闯关、收集元素,以提升儿童参与度与专注力。但要把握好趣味与难度的平衡,避免“为了奖励而学”。 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觉察与调节。在AI生成作品后,让孩子进行二次评价、纠错或改进,是培养元认知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一种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自身经验与社会互动来“建构”知识。AI项目制学习中,也提倡孩子亲自参与、动手实验,再通过AI反馈进一步修正理解。 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近侧发展区由维果斯基提出,表示“孩子自己做不到,但在有辅助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学习区间。AI老师或家长适度引导,可提升孩子对更高难度知识的掌握。 Cognitive Load(认知负荷)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或理解知识时所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对低龄孩子来说,设计合理的UI交互与简洁的项目流程能有效减轻“过载”,提升理解效率。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差异化教学)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形式或进度,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AI可在此提供自动化评估与个性化生成,从而让每个孩子都学得更适合、走得更远。 Bloom’s Taxonomy(布鲁姆分类学)将学习目标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到创造六个层次不断递进。AI生成内容后,若能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或作品改进,就更贴近高阶思维层次。 Pipeline工作流(Workflow)将AI处理拆解为多步:如输入—识别—生成—校验等,每一步都可进行逻辑控制或人工干预,以保证输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适合K12教学对严谨度的需求。 Agent智能体(AI Agent)能进行多轮对话与自我规划,调用外部工具完成复杂操作。但在低龄教学中,需在稳定性与实时性之间做好平衡,避免孩子等待过长或生成答案跑偏。
    --------  
    1:17:40
  • [EP29]Sean | 从Google到Thinkverse,打造数学AI为老师与学生实现双重赋能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Thinkverse」的联合创始人Sean,深入剖析AI在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Sean来自Google与字节跳动的工程与架构团队,有着丰富的大模型与数据处理经验。节目中,他分享了「Thinkverse」如何利用AI Tutor(家教)和AI Teaching Assistant(助教)两种角色,为师生分别提供个性化辅导与教学支持,不仅显著减轻了老师“改卷+备课”的负担,也为学生在练习时提供了及时且精细的反馈。在深入探讨「Measure Growth Mode」功能时,Sean提到,他们通过课前、课后的小范围测验,为师生带来前后对比的显性效果,引导学生产生自信心的正向循环;同时也让老师获得更直观、可视化的数据反馈,一眼洞察班级整体学习情况。他更进一步解释了他们在大语言模型的选择与微调(finetuning)与工作流建立上,如何平衡准确度、成本与产品迭代效率,并且强调了技术并非核心护城河,真正打动教师与学校的是“对教学场景的深度契合”。如果你对如何用AI实现“个性化+高效”的数学教学感兴趣,或正思考通过数据可视化及AI教学工具让课堂“教”“学”兼优,那么这集内容会给你带来启示。无论你是正寻找自动化升级方案的学校管理者,还是想要提升课堂效率与学生参与度的一线教师,亦或是关注“下一波AI赋能教育”趋势的行业观察者,都能从本期分享中收获实用思考与鲜活案例,一同见证AI如何为数学学习打开更多可能性。内容大纲嘉宾与产品背景 个人经历:从Google到字节跳动再到「Thinkverse」的创业故事 公司产品定位:数学教学场景下的AI Tutor与AI Teaching Assistant两大角色:AI Tutor & Teaching Assistant 定义与差异:家教模式如何一对一答疑,助教模式又如何为教师提供批阅与数据分析 在教室(同步时空)与课后(异步时空)两大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核心功能:Measure Growth Mode 课前测验与课后测验的闭环设计 如何通过“前后对比”来提升学生自信、增加老师对课堂成果的把握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为老师提供哪些精确指导AI技术落地:模型选择与Prompt Engineering 为什么大多数场景使用Prompt优于深度微调 Pipeline工作流 vs. Agent智能体:在教育场景中如何保证稳定性与即时反馈 老师与教学专家加入题目设计与解题过程,把苏格拉底式的问答落实到AI对话商业化策略:To B的路径 面向美国公校、学区合作的市场推广与落地难点 为什么“痛点最深”的学校反而更急需AI解决方案 与传统工具平台或竞品的差异化:迭代速度与长期价值未来展望:平台化与教育变革 当AI在后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价值如何被进一步放大 数学教育之外的潜能:从图表到其他学科的可行性探讨 兼顾技术发展与教育初心,如何让AI真正赋能更多师生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29",即可获得。----------------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扫码加入相应的讨论群;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关于伊伊子----------------------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关于听友群-----------------------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相关词介绍-------------------AI Tutor(家教模式)指在学生个体化练习过程中,为其提供实时答疑与步骤引导的AI角色。此模式常在学生独立作业或课后练习时使用,通过对学生提问的理解与互动式解答,帮助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并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AI Teaching Assistant(助教模式)面向教师或教学管理的AI支持系统,重点在于为老师批改作业、汇总学习数据、生成课堂报告等,简化琐碎操作环节。老师可基于此快速了解全班常见问题及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与班级整体学习成效。Measure Growth(能力增长测量)通过课前与课后各设置若干题目,小范围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并对比两次测验结果。此方法不仅让学生获得即时“进步感”,也给老师提供客观数据,以精准定位知识漏洞并针对性复习或辅导。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词、角色设定及上下文示例,引导大语言模型产出更符合教育场景需求的答案或反馈。其本质在于运用语言和背景信息,让模型在有限的调用下亦能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跑题或生成无效内容。Pipeline工作流指将AI功能拆分为若干可控步骤,每一步各有明确的输入与输出,最终串成整个解题或辅导过程。这种方式能保证在关键节点进行人工审核或固定逻辑处理,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一致性,适合K12数学等对准确度要求高的场景。Agent智能体一种能执行持续多轮对话及内在“自我规划”的AI系统。它可先观测环境,再进行内部推理与分解任务,并调用外部工具完成复杂操作。虽然灵活性高,但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课堂场景中,可能出现响应延迟与教学目标偏移的问题。To B(企业/机构级)合作一种商业化模式,主要面向学校、学区或培训机构等进行批量采购或大型部署。此模式通常需求明确、客单价高,但拓展周期较长,需要与教育行政部门或校方管理层多方协调,是教育AI公司实现规模化的重要路径。苏格拉底式问答(Socratic Method)一种追问式教学策略,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引导与反问,让学生亲自推理出正确步骤或结论。在AI辅助下,可以让模型先提出启发性问题,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习者对数学解题过程的理解深度与批判思维。
    --------  
    55:05
  • [EP28]日新|拯救老师“作文批改焦虑”: 从黑客马拉松到「作文说」的快速迭代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本期节目,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带给我很多思考的教育+AI的创业故事。我的嘉宾是「作文说」的创始人——李日新(小红书),他在AI教育领域默默耕耘,却用一款看似“简单”的作文批改产品,为老师和学生们带来了不可思议的价值。起初,我只是好奇他如何通过OCR、提示词工程等技术,为老师解决挑灯夜改作文的难题;但随着对谈的深入,我发现他更加在意的是教育公平和教学深度:在偏远山区的孩子,是否也能获得优质的作文点评?老师在批改之外,是否还有更多精力做真正的教学和陪伴?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作文说」产品的技术逻辑,也探讨了李日新在一片“AI作文批改竞品丛林”中的生存之道。从选择性价比更优的大模型,到“定制化批改模板”如何让老师真正感到舒心与专业,再到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每一处都能体现一个教育创业者的责任与理想。如果你关心人工智能对教学场景的真实赋能,或正在思考如何把“简单的小想法”做出真正的社会价值,这期节目一定会为你带来新思路!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技术×教育×初心”交融的探索之旅,见证AI如何让更多孩子拥有“像老师一样”的作文批改体验吧!欢迎大家体验 "作文说", 在这里找到体验码,说明是伊伊子播客来的,可以获得体验优惠劵内容大纲节目缘起与嘉宾背景 嘉宾日新:从黑客马拉松中的灵感闪现,到组建团队推出“作文说” “AI作文批改”项目的初衷与第一版产品雏形快速原型:用API和提示词打磨MVP 如何借助现有大模型API及OCR技术,快速打造可用的测试产品 对“工程难度与成本权衡”的看法:技术门槛虽低,但要抓住需求与痛点 初期用户获取与反馈:自然流量、市场验证与问题暴露聚焦老师:定制化批改模板的价值 不同学段、学科、教学场景下对作文批改的多元需求 老师“考评一致”的教学要求与AI对齐度:如何设计模板才真正好用 社群互动与用户共创:如何激发老师的创造力,让更多人贡献优质模板AI模型与成本:从选型到持续优化 国产大模型vs.海外大模型:差异、价格与使用稳定性考量 OCR、token占用、大模型调用费:边际成本与规模化挑战 自适应学习框架下的数据“抓取-反馈-迭代”机制商业化与竞争:AI作文批改的生存之道 免费or付费?个人开发者与小团队的自我定位与商业模式探索 市场中已有大量竞品,“一夜抄袭”与同质化的残酷现实 教育赛道政策环境与“出海”思考:在国内做B端、C端项目的机会与风险教育公平与社会价值:AI的初心与边界 AI作文批改能否真正帮助偏远或资源受限地区的孩子? 学生端与老师端的互补:从评分到学习指导,再到写作思维培养 如何让社会价值与商业利益并行?创业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取舍未来展望:从产品到教育模式的转变 AI是否会重塑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多阶段教学设计? 个人开发者或小团队在寒武纪爆发式的“教育+AI”中如何定位差异化? 对行业同行与想入局者的建议:深入一线、建立独到的隐性认知与壁垒结语与扩展 日新对“作文说”后续的期待:迭代核心功能、扩大老师与学生的受益面 伊伊子邀请听众:如有兴趣,欢迎试用“作文说”并加入听友群讨论 未来更多“教育AI智造者”访谈,敬请持续关注如果大家希望加入伊伊子AI产品分享或者体验群,欢迎加V: yiyiziishere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28",即可获得。-----------------------关于伊伊子----------------------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关于听友群-----------------------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相关词介绍-------------------AI作文批改指利用OCR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大模型(如GPT)等技术,对学生手写或电子作文进行自动批改和反馈的综合应用。它不仅能给出分数,还可模拟人类教师的点评方式,提供段落级或句子级的评价与改进建议。随着模型能力的增强,它也能帮助教师批量化处理作业,节约时间并提供更多个性化指导。可定制批改模板“作文说”等产品的一项核心功能,让教师或用户对批改过程进行自定义配置。例如,老师可指定评分标准、写作要点或教学重点,使AI的点评和建议更贴合真实课堂需求。这不仅提高了批改准确度,也加强了学生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一致”。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一种与大语言模型交互的实践方法。通过设置角色、场景、示例输入和输出等,来引导模型产出更符合目标的结果。它在AI作文批改中尤其重要:教师可向模型提供自身教学思路、评价标准和范文示例,使模型的文本处理更具针对性与一致性。在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提示词工程往往是低成本却高效能的关键环节。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用于将纸质或图片中的文字转换成可机读的数字文本。对手写作文批改而言,OCR是第一道关卡:只有精确识别文字,AI才能进行后续的语义理解与文本分析。虽然数字化程度逐年提升,但在作文、考试场景下,手写仍然普遍,因此OCR性能直接影响批改系统的准确率和用户体验。自适应学习一种通过数据反馈与个性化算法,动态调整学习路径与教学反馈的教育理念。通常要求系统能实时捕捉用户的使用行为,并根据表现进行推荐或调整。例如,老师在修改AI点评的过程会产生新的数据,系统据此逐步优化后续批改结果,从而实现“AI-教师-学生”三方协同的自适应学习流程。数据埋点与迭代指在用户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预先设置的监测点(埋点)收集行为数据,再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功能或模型的迭代优化。这在AI写作批改产品中十分关键:系统不仅要关注用户量、使用频次,还需记录每篇作文的点评质量、教师对结果的满意度及改动点,从而不断修正与升级批改逻辑。营销成本在播客中提及时,主要指产品为了获取用户(老师、学生或家长)所付出的费用,包括线上广告投放、线下推广、品牌合作等。对AI作文批改这一细分市场而言,因竞品数量众多且功能同质化严重,营销成本往往会远超技术或研发成本,成为初创团队“生存或死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B端 vs. C端B端(Business-to-Business)即面向学校、培训机构或政府教育部门的合作模式,通常涉及批量采购或系统级部署;C端(Customer-to-Consumer)则是直接面向个人教师、家长或学生的零散付费。对AI作文批改产品而言,B端市场能带来较大规模与稳定合作,但对接周期长、采购流程复杂;C端更灵活,但单个用户的获客成本高、留存与收益不确定性大。寒武纪爆发(Cambrian Explosion)引自生物学概念,形容在AI与教育领域,近年出现海量产品与形态,竞争和迭代速度极快。正如史前地球生物在寒武纪经历的多样性爆发一样,AI教育的方案、产品层出不穷,多数最终会被淘汰或相互融合,能在这轮“爆发”中站稳脚跟的才会成为“新物种”。
    --------  
    1:00:20
  • [EP27] 晓音|被OpenAI投资的AI智能体教育公司,串联「儿童教育」与「全民创作」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连续创业者晓音(小红书)。曲晓音是Heeyo的创始人及CEO,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她曾在Facebook、Instagram和微软担任产品经理,后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辍学创业​。2019年,曲晓音创立线上活动平台Run The World并获得著名风投a16z投资​。最新的创业项目Heeyo则源于她个人的梦想:为全球儿童打造AI导师和玩伴​。Heeyo定位为“儿童的AI导师和玩伴”,面向3~11岁儿童提供智能聊天与交互式学习内容​。借助Heeyo,孩子可以和AI对话、阅读有声书、进行问答或角色扮演等游戏,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提升​。Heeyo内置了2000多个互动游戏和功能,支持20多种语言,能够因地制宜地陪伴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学习和娱乐​。强大的AI让Heeyo如同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耐心导师,可以24小时随时响应孩子的提问和交流​。凭借这一创新理念,Heeyo在2023年8月获得了OpenAI创业基金、亚马逊Alexa基金和Pear VC等机构共35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足见业界对其愿景的认可。在成功打造Heeyo之后,曲晓音并未止步于儿童教育领域。她敏锐地意识到,Heeyo背后的AI技术同样可以用于降低软件开发的门槛,让更多人享受技术创造的乐趣。于是团队推出了全新的产品Heyboss.xyz。Heyboss定位为“普通人的AI工程师”,本质上是一个由AI驱动的编程助手,可以帮助不会写代码的人一键生成网站、应用程序乃至小游戏​。2025年初Heeyo公司宣布上线Heyboss时,引发了业界轰动——这是无代码开发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进展​。通过Heyboss,用户只需要输入简单的想法描述,AI智能体就能自动完成从产品设计、前后端开发到部署的全部流程,无需编写任何代码​。每个人都因此有机会成为自己项目的“AI工程师”​。曲晓音介绍说,Heyboss的AI不仅能编写常规应用程序代码,还能生成虚拟AI朋友、创作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将这些元素整合成完整的产品​。也就是说,借助高度自主的AI智能体,Heyboss几乎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将天马行空的创意变为真实可用的作品​。这一强大功能的出现标志着技术创新进入一个新纪元:编程不再是极客专属的技能,而成为人人可及的创意工具。内容大纲嘉宾与背景故事 在 Meta 工作经历及首次创业经历(Running The World 的创立与收购) “疫情红利” 与转型思考:从线上活动平台到 AI + 教育的启发产品矩阵:从Heeyo到Heyboss.xyz Heeyo:为儿童设计 AI 小伙伴与互动游戏,实现个性化、趣味化教学 Heyboss.xyz:多智能体协同,帮助不懂技术的用户一句话生成网站、App 或教育游戏 为什么同一个 AI Agent 能在儿童教育与通用应用搭建之间相互启发?探讨多智能体(AI Agent)概念 传统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与智能体(Agent)之间的区别 AI “理解” 用户需求与目标,并自主拆解、思考、执行与评估的工作流 记忆(Memory)与注意力(Attention)在 Agent 执行中的关键作用“你是 Boss,AI 团队帮你干活” 的交互模式 如何让普通老师或创作者 “说人话” 而不必关心技术细节? AI 产品经理、AI 设计师、AI 工程师的多角色协作 与市面上工程师向工具(Replit、Bubble 等)的差异化教育场景的实际落地与案例 老师如何用 “一句话” 生成测验游戏、词汇打卡、互动式科普或学科网站 个性化教学场景: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元素(拖拉机、恐龙等)中学习同样的知识点 学生表现追踪、长期学习计划:数据库管理与后端的自动化挑战与机遇:AI 在教育中的多维度赋能 AI 的可行性与边界: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生成、教学管理上能做到什么程度? 从 “一对多” 到 “一对一” 的个性化陪伴与补充教学 引入多智能体后在协同、稳定性、内存/上下文管理上的技术难点对未来的畅想与给行业的建议 AI + 教育还有哪些潜在模式与发展方向? 如何避免踩坑:从用户痛点出发,聚焦易用性、稳定性与需求匹配 号召更多老师、教育从业者一起探索体验,把教学创意交给 AI 工程师来实现如果大家希望体验Heyboss.xyz, 或者加入伊伊子AI产品分享或者体验群,欢迎加V: yiyiziishere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27",即可获得。-----------------------关于伊伊子----------------------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关于听友群-------------------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相关词介绍-------------------AI 智能体(AI Agent)指能在较少人工干预下,自主观察(Observe)、思考(Reason)、执行(Act)并评估(Evaluate)的人工智能实体。相比传统的提示词工程,它能根据高阶目标做多步推理与迭代。多智能体协作(Multi-Agent Collaboration)将 “AI 产品经理”“AI 设计师”“AI 工程师” 等不同角色拆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分别承担产品设计、界面审美、后端开发等功能,模拟真实团队协作,最终提升用户需求落地效率。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人类与大型语言模型(如 GPT)互动时,为获得最佳输出而设计的输入策略。包括角色设定、上下文拼接、指令分步拆解等。本节目更讨论了其进阶形态——智能体多步推理。个性化教学(Personalized Learning)针对学习者的兴趣点、知识水平、学习路径进行定制化内容推送与交互。AI 通过文本、图像、游戏等多样方式持续更新和陪伴,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与使用。No-Code / Low-Code指无需编写或仅需少量编写代码的应用开发模式,常见于初创者或中小企业,用以快速搭建小程序、网站与业务工具。在教育场景下尤为方便老师们快速实现教学创意。
    --------  
    49:43

More Leisure podcasts

About 教育AI智造者

欢迎来到“教育AI智造者”播客,这是一个探索【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义教育领域】的前沿平台。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分享技术如何塑造未来教室的故事,同时也深入真实且多元的个人经历呈现AI在教育中的多面性。 每一期,我们邀请【教育界的AI实践者】——从前线的教育工作者到深入研究的学者,再到直接受益的学生,深挖每个故事, 分享他们与AI交织的独特旅程。 在AI的浪潮中,我们不仅找寻我们的位置,更共同塑造这个新时代的面貌。 加入我们,一起在“教育AI智造者”见证教育未来的无限可能! ------------------------------------------------------------------------------------ 关于伊伊子的小红书:爱思考的伊伊子 AI+教育社群: 小红🍠教育者社群 嘉宾自荐/推荐:小红书/邮箱([email protected])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教育AI智造者, Your Garden Coach NZ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15.0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4/21/2025 - 1:45:3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