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Education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GradLounge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112
  • 104. 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答辩,大概没人比我们说得更全了
    一期很长的干货——计划明年毕业的朋友们要开始准备起来啦。博士论文答辩,可谓是读博道路上最后一道大关。答辩人往往要遭遇教授们2小时以上轮番轰炸式的提问,如果准备不足或应对不当,有可能面临答辩不通过、延期毕业的风险。但是不用担心,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准备,保证你胸有成竹上战场,顺利斩获Dr.头衔!给新听友的提示:节目内容主要针对美国文科phd,其他地区和学科请酌情参考。00:00 博论答辩需要提前多久开始规划?答案可能比你想象得更早01:56 如何用计划毕业时间倒推答辩的日期区间06:27 和committee约答辩时间需要注意什么16:57 弄清楚答辩流程和时长19:29 开头presentation的功能更像是暖场22:10 准备答辩其实不需要太久26:26 presentation部分的注意事项31:57 问答环节才是决定性的——5个tips帮你提前准备(含邪修)53:21 临场应对: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刁难的问题,怎么办(基于真实案例)1:18:41 现场布置的注意事项———————————————主播:Gillian / Zeyuan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每两周周四晚更新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邮箱:[email protected]
    --------  
    1:23:10
  • 103. 英语是否拖慢了你的科研步伐?非母语者的时间债与突围之路
    “如果当时不出国,不花那么多时间学英语,是不是我的学术进步会更快?”如果大家听过我们的第5期节目,应该对Gillian当年学英语考托福的艰难道路印象深刻。如今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多年之后,Gillian有时仍然会想:当初花这么多额外的时间精力在英语学习上,真的值得吗?这个问题,或许不仅仅关系到“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鉴于英语在当今学术界的霸权地位,语言差异关系到每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学术人。比如,即使英语还不错,但毕竟比不上母语者,是否意味着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在英语国家生活十年以上的留学生,语言是否仍然有可能成为职业/学术阻碍?即使不留学,但如果身处英文期刊为主导的学科领域,英语学习是否侵占了本可以用于科研的时间?AI的出现,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语言差异?本期节目,我们将通过各自的经历和体验,聊聊我们对于“语言关”的理解,并为不同英语能力阶段的朋友们梳理出短期+长期的多种破局方法。另外,在许玲玲教授的新书《时间继承者》(https://sunypress.edu/Books/T/The-Time-Inheritors) 的启发下,我们也将母语差异的话题引申到了不同人的时间继承与不平等,思考如何通过“组合拳”,把我们额外付出的时间精力转化为个人特点甚至优势。00:00 出国读博,时间都用来学英语了,学术上反而进步很慢?04:36 语言差异可能给留学生的学术道路增加哪些难度?16:18 如果留在国内读博,规避语言阻碍,是否会更利于学术进步?44:08 如何看待母语差异造成的“时间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未必是劣势53:37 Gillian在博士毕业之后的求职和工作阶段,是否仍然感受到语言差异?59:19 当语言能力提升的速度追不上迫在眉睫的实际需求,能否靠AI得救?1:05:26 语言能力不是全部,方法和努力同样重要1:07:11 除了AI,还有哪些“外援”可以利用?(免费&付费)1:16:48 语言能力的前期提升是短期任务,不要指望“日拱一卒”1:19:55 Gillian:或许在国内的学术进步会更快,但我不后悔留学1:22:32 如何看待学术界的“英语霸权”,以及我们个人因为各种“不公平”而产生的额外付出———————————————主播:Gillian / Zeyuan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每两周周四晚更新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听友群、写作课:ze2yuan1,备注来意邮箱:[email protected]
    --------  
    1:27:45
  • 过节,预告,与音乐
    祝大家国庆中秋快乐!【片尾音乐】《秋月照茅亭》,吴文光———————————————主播:Zeyuan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每两周周四晚更新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邮箱:[email protected]
    --------  
    11:12
  • 102. 留美PhD薅羊毛指南:解锁开学季的校园隐藏福利
    新学年又开始了!这个9月,Prof. Gillian 在探索新校园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读博期间错失的薅羊毛机会。本期节目,我们借着Gillian的开学体验,盘点了美国高校里常见的、尤其适合硕博留学生体质的福利类型,帮你省时省力、一举多得地薅羊毛!你将听到:为了免费午餐去听讲座,真的划得来吗?刚开学只想疯狂读文献,不敢参加活动,怎么办?各种活动、折扣、福利信息去哪里找?做助教、找教职,如何获得免费教学技能培训?研究生阶段如何利用社团资源?有哪些福利是我们毕业之后无比怀念的,或者后悔没好好利用的?节目中提到的一些学生福利:- 学校各个机构活动提供的免费饮食- 免费文具和实用小物- 免费打印和器材设备借用- 学生社团经费和福利- 健身中心的免费团体课和低价私教- career center的免费职业照和简历修改- 各种实用的workshop- Microsoft Office、Adobe、Zoom等免费正版软件- Spotify、Amazon Prime等学生价membership- 公交学生票、租车折扣、餐馆代金券、连锁品牌店学生折扣- 演出、电影、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学生折扣[敬请包涵:开头1分钟底噪有点明显,后面就正常了哈]———————————————主播:Gillian / Zeyuan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每两周周四晚更新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邮箱:[email protected]
    --------  
    50:52
  • 101. 做研究也是做 IP:从博士生到教授的网络营销方案来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教授开始玩小红书、做自媒体了。可是教授们不是很忙的吗?他们是想做网红搞副业吗?咱们之前的节目里多次聊过:当今学术的尽头是销售,而销售的基础是社交——这样连起来一想,是不是就都通了?没错,网络带货的风,终究是吹到了学术圈。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学术圈可能才是最早开始搞网络带货的。从20年前社交媒体兴起开始,第一波教授用户就已经在发布学术资讯、推广研究成果了。在论文产出浩如烟海的今天,仅凭优秀的研究产出,早已不能直接转化为“影响力”和“曝光度”。博士生找工作时搭建个人网站,教授们在社媒平台宣传新书、运营学术群组,甚至开自媒体账号分享学术经验和研究日常……这些不能说是“副业”,而更像是“主业”的加速器——既是跑业务、赚吆喝,也是惠及学界同仁、助力知识流动。本期节目,杜伦大学副教授Cora将跟我们分享,从新手博士生到教职,十几年里不断运营自己的“学术IP”,给她带来了哪些收获和启示。我们会聊到:- 如何考量平台和内容的选择?【生活/私人】与【学术/职业】内容要不要分开?- 新手研究生还没有学术发表,可以发布哪些适合自己的内容?- 博士生是否有必要建立个人网站?- 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与领域大佬互动?- 网络社交与线下社交(如学术会议)的对比- 如何克服“自我推销羞耻”?- 如何平衡“网络营销”与科研、教学的时间精力冲突?- 在网络上发布研究内容甚至论文草稿,有没有安全隐患?【嘉宾】Cora Lingling Xu 许玲玲,杜伦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新书:The Time Inheritors: How Time Inequalities Shape Higher Education Mobility in China (SUNY Press 2025)学校主页:https://www.durham.ac.uk/staff/lingling-xu/个人网站:https://coralinglingxublog.wordpress.com/学术组织网站:Network for Research into Chinese Education Mobilities (NRCEM) 中国教育流动研究网络 https://chineseedmobilities.com/B站、小红书:@许博士看学术YouTube:@Dr Xu Gazing at Academia节目中提到的其他平台和工具:X(Twitter)、Facebook、Instagram、Bluesky、LinkedIn、ResearchGate、Academia、arXiv、GoogleScholar、YouTube、Substack、WordPress01:57 如何选择不同的社媒和网络平台发布学术内容06:55 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需要通过网络提升学术曝光度10:08 学术分享和生活分享要不要分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13:32 社交媒体上的学术互动,给Cora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20:16 从博士一年级到教职各个阶段的“网络营销打法”28:11 看看Cora如何宣传自己的新书:《时间继承者》31:49 职业性/学术性社交平台的玩法,上传文章是否有风险?38:09 为什么越来越多学者都在做个人网站?要花钱吗?48:12 为什么想到做学术类的视频分享?52:10 如何管理网络运营的时间、精力,甚至情绪投入?59:56 如何克服“自我宣传羞耻”?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在炫耀?1:09:20 和学术同行互动时有没有“点赞压力”?如何克服内耗?1:13:05 学术新人面对大佬时如何树立积极平等的心态1:21:08 Action plan!来和我们一起立flag!———————————————主播:Gillian / Zeyuan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每两周周四晚更新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邮箱:[email protected]小红书:@GillianZ,@ZeyuanW
    --------  
    1:24:08

More Education podcasts

About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北美人文学科PhD生存指南!欢迎来到Grad Lounge,听我们畅谈从硕博申请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加 ze2yuan1,备注来意。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anything goes with emma chamberlain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3.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0/30/2025 - 10:22:3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