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EducationEducation聽教育

Education聽教育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Education聽教育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8
  • 性別平等EASY GO 07 |「性教育」的那些事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40:00
  • 夢想發原地24|重新與土地連結的台東縣信義國小
    喜歡衝浪的朋友一定聽過台東縣都歷部落,在這裡有一間默默執行阿美族文化課程的信義國小,是間擁有百年歷史文化的小學,學區跨越都歷、小馬和八嗡嗡,主要為阿美族群的學生。廖允伶校長在初任校長時,決定以阿美立家三樹之一的毛杮樹做為主題,發展出民族本位課程,主題為生態永續與阿美族文化保存,從學生們親身體驗環境與文化的關係外,更要創造新的想法,並且分享出去,以行動實踐,校長說希望孩子不只是了解,而是能為文化發聲,日後才能以部落為榮。香蘭主任在開始教書時發現孩子海邊和山上都不去,與自己的土地日漸疏遠,老師主動帶著學生學習自己的文化,體驗自己的部落。都歷部落依海為生,海祭是重要的祭典,貴元老師帶著全校學生參與,他相信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和身體的記憶的文化,當他們離開後,還會想回到這塊土地來。貴元老師自己邊參與邊思考,將文化活動的經驗帶入課程成為教材,讓孩子更有熟悉感,進而喜歡上學習。 經歷了這幾年的本位課程發展,帶著孩子走這段路,老師們都感受到孩子們都有不同的轉變,教育的重點除了知識,而重要的是在感動,老師們相信透過學校能夠帶著孩子們恢復自己的文化能量,並且一直延續下去。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聽到節目最後,是文化健康站的長輩們充滿能力的吟唱阿美族歌謠,絕對會感動你們的心。 ­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台東縣信義國小廖允伶校長、陳香蘭主任、楊貴元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55:17
  • 性別平等EASY GO 06|《月經不平等》ep.3衛生棉的代價
    在不同國家,購買衛生棉的稅制是大不相同的,在歐洲部分國家,巧克力和可樂的的稅金,甚至比衛生棉來得低。這些對於女性來說,每個月都要相伴的重要的生理用品,卻要付出較高額的代價才能取得,實在不是太公平。 不同衛生用品,如衛生棉、月亮杯、棉條等稅金都不太一樣。進口的金額高昂,還好台灣也有廠商生產了月亮杯,近年也有月亮碟片,讓台灣的女生有了不一樣的月經好夥伴,使用的過程中,也讓女性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當月經用品的體驗越好,我們約能討論自己的身體經驗,期待有一天,月經就不再是一種「不能說的秘密」。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42:07
  • 夢想發原地23|認同自己的族群文化,從學校開始-台東關山工商原住民藝能科
    關山工商位於台東縣關山鎮上,學生的來源來自各地,學校裡設立了原專班,也就是針對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發展出來的原住民藝能科。做為創科元老的淑冠老師聊了經歷曲曲折折的制度問題,總算在109年經國教署核准由藝能班轉型成試辦原住民族藝能科,被歸在藝能科的視覺技能,現任負責藝能科的冠祺主任分享課程內容主要以工藝、技藝、樂舞、語言文化四個主題。 陶藝課世蓉老師雖然非原住民出生,卻對原住民陶藝很有興趣,先將學生的傳統陶藝基礎打好,再加上現代的陶藝手法,讓學生在新舊當中有所結合,以及日常生活的美感培養將作品提升。子慧老師本身是蘭嶼達悟族人,也是原藝班第六屆畢業,她的舞蹈課程以原住民族舞蹈與音樂為主,從一、二年級打好基礎,練習各種編舞設計,最後在畢業前師生共同完成一套原住民的歌舞劇。老師們堅持將基本功打穩,雖然有些枯燥乏味,到了三年級卻發現到過去所練習的基本能力,讓他們能在順利完成畢業的成果展,獲得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夠透過這些文化的學習,進而回頭認同自己的文化。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關山工商原住民藝能科廖冠祺主任、劉淑冠老師、張世蓉老師、賴子慧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55:17
  • 性別平等EASY GO 05 |《月經不平等》ep.2東西方文化中的經血禁忌
    本集的線上讀書會,要來繼續共讀《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作者在第三章節「血之詛咒」,討論了在不同文化脈絡下,是怎麼看待月經的。在希臘時代的女神崇拜信仰下,月經曾具有神聖意義和力量,甚至讓當時的男性發展出鞭打至流血的成年禮,但後來受到父權文化的影響,經血的神聖性就慢慢消退,甚至成為一種禁忌。 近代東西方文化,都將月經視為一種禁忌。作者在「藏好這血,讓我看不見」,整理了西方社會的月經禁忌,對照著東方社會,從漢朝就有史書《漢律》規定女性在經期間不能進行祭祀的儀式,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文化竟然流傳到現在。除了文化面,近代也有針對生理用品的討論,作者談到衛生棉和棉條的製作原料是否安全無毒,以及月經和女性健康的連結。 從女神的力量到不能說的秘密,跟我們一起線上共讀,從歷史的角度來理解月經,透過討論,邀請大家一起丟掉月經迷思。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利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39:47

More Education podcasts

About Education聽教育

提供教育趨勢、學校資訊及文教新知等,不可不知的教育事! 師培、家長都必須掌握的教育資訊攏底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Education聽教育, 6 Minute English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Education聽教育: Podcasts in Family

  • Podcast 口說英語通
    口說英語通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Self-Improvement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9/20/2025 - 8:36: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