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财自由

叫我罗同学
财自由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99
  • 100.历史的认知折叠:当德川家康遇见价值投资
    本期播客是一期闲聊,主要围绕投资策略、历史智慧与阅读方法展开深度对话。杨老师与小罗从关税博弈对市场的影响切入,探讨宏观政策与价值投资的辩证关系,随后以德川家康的“隐忍哲学”为案例,剖析投资中的耐心与安全边际思维。对话延伸至知识获取的底层逻辑,提出"带着问题阅读"与"构建个人知识树"的方法论,最终回归当下资产配置的实战思考。两位嘉宾在历史、投资与认知科学的多维碰撞中,为听众呈现了一场思维升级的盛宴。本期荐书:《德川家康》系列 山冈庄八【时间码与分段总结】00:00-05:06 宏观政策的投资映射 ​​关税博弈本质​​:经济互补性决定关税不可持续 ​​市场估值警示​​:美股隐含过度乐观预期 ​​决策聚焦法则​​:区分"重要可知"与"重要不可知"领域"关税战最终会以豁免协议形式化解,但中美竞争将长期结构化存在" - 杨老师 01:3205:06-24:16 德川家康的战略启示 ​​战国三雄对比​​:织田信长(激进)VS丰臣秀吉(投机)VS德川家康(隐忍) ​​安全边际实践​​:60岁发力建立江户幕府的长期主义 ​​时差管理智慧​​:蔡崇信"布局三五年收成"说"投资如战国:激进者死于非命,投机者耗尽资源,隐忍者终得天下" - 杨老师 34:0724:16-50:51 认知构建方法论 ​​能力圈本质​​:大学形成的思维范式决定投资边界 ​​问题导向阅读​​:历史事件的因果链解构 ​​知识管理平衡​​:工具化检索与漫游式积累"读书不是显示知识量,而是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网络" - 杨老师 57:0250:51-01:05:54 资产配置实战推演 ​​全球资产分化​​:美股溢价率超历史均值2个标准差 ​​汇率决策矩阵​​:美债4%收益需对冲人民币潜在10%升值风险 ​​价值洼地特征​​:港股股息率>4%+A股破净率【思考延展】 ​​1、历史思维训练​​:建议听众建立"历史事件-商业逻辑"对照表,例如将德川家康的"三方原之战"(战略性撤退)对应投资中的仓位管理,培养跨时空的决策直觉。 2、知识管理工具​​:尝试构建"问题树笔记法",将阅读收获按"核心问题-关联问题-延伸问题"三级分类,形成可迭代的知识图谱。 3、​认知偏差校准​​:定期进行"能力圈审计",用SWOT分析法评估自身投资标的的认知深度,设置"陌生领域预警线"(如单行业配置不超过25%?)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1:05:55
  • 99.闲聊“投资界春晚”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
    2025年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成功举行。今年正值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60周年。这一路上,从纺织厂到1.15万亿美元市值,老巴亮出了60年超55000倍回报率的成绩单,年化复合收益率高达惊人的19.9%,向世人彰显了什么是复利奇迹。本期围绕股东大会,杨老师和他的同事黄沛然展开交流。黄总之前来录过播客,他是一个热爱阅读,且对投资和实业都很有见解的人,大家感兴趣可以收听往期内容,77与78期。另外黄总本人也去过奥马哈股东会现场,本期一起听听他的分享。时间码,以下整理来自Deepseek00:00 - 05:52: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体验与观察- 股东大会规模宏大,现场嘈杂,实际听清演讲内容有点困难,部分人是为了社交或“朝圣”而去。- 巴菲特和芒格的体力与专注力令人震撼,能在几万人的会场持续演讲一整天。- 现场有展览区(如喜诗糖果、私人飞机等),部分“信徒”甚至通宵排队占座。- 2025年股东大会被形容为“完美小说的结局”——伯克希尔业绩创新高,巴菲特在巅峰时期退休。05:52 - 11:22: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与市场评价- 巴菲特近年业绩跑赢科技股,但部分人仍质疑其“神话”是否破灭。- 伯克希尔的估值(13倍PE)远低于标普500(26倍PE),说明其投资策略更稳健,而非“火力全开”追求短期高增长。- 批评市场盲目崇拜或贬低巴菲特的现象,强调应学习其原则(如理性、长期主义),而非照抄操作。11:22 - 18:31:投资中的理性与常识- 反对投机和盲目跟风(如炒作“国产替代”“机器人”等概念),强调关注事实而非叙事。- 高估值泡沫违反常识(如“100年回本”的生意逻辑),最终会导致大幅回撤。- 市场情绪如钟摆,贪婪和恐惧会让估值极端偏离,投资者需保持理性。18:31 - 27:10:长期主义与专注的价值- 极致的耐心和果决是一体两面,深度思考后才能抓住真正机会。- 投资如站桩/武术,需“如如不动”——减少妄想,专注事实,而非被情绪或市场噪音干扰。- 错误的投资框架(如过度关注短期数据、高频交易)会导致低效甚至亏损。27:10 - 42:37:市场周期与叙事陷阱- 熊市时人们热衷讨论“国运”“人口危机”等宏大叙事,但这类观点常是事后解释,而非前瞻判断。- 警惕新名词(如“修昔底德陷阱”“日本化”),它们可能只是市场情绪的映射。- 真正的投资应基于基本面,而非追逐热点或依赖“权威观点”。42:37 - 55:51:金融行业的乱象与正确方法- 许多从业者沉迷短期噪音(如高频交易、季度数据),忽视主要矛盾。- 卖方研究常陷入过度细节,但投资决策需依赖框架而非碎片信息。- 量化交易收割的是行为偏差的投资者,长期持有者不易被影响。55:51 - 58:15:健康与投资的共通性- 站桩/冥想能提升专注力和身体感知,类比投资需“减少杂念,专注本质”。- 身体健康是应对挑战的基础,快乐源于专注当下(如巴菲特喝可乐的简单幸福)。本期荐书:《大成传习录》《立禅法要》延展思考1. 理性投资的稀缺性市场噪音和短期博弈盛行,但真正有效的策略(如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需要反人性——耐心、独立思考和长期视角。2. 叙事与事实的鸿沟投资者常被“新故事”吸引(如AI、ESG),但历史表明,过度依赖叙事而非数据的决策往往失败。3. 健康与投资的关系沛然提到的站桩和专注力训练,暗合芒格的“理性”哲学——身心状态直接影响决策质量。4. 量化时代的生存法则在算法主导的市场中,个人投资者需更坚守能力圈,避免沦为量化策略的“猎物”。5. 巴菲特的遗产他的成功不仅在于财富,更在于证明“道德与智慧可兼得”,这对浮躁的金融行业是持久启示。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58:19
  • 98.白酒——信仰之战?
    关于白酒本期讨论主要有几个方面:一、行业周期性与长期价值的辩证关系​二、年轻消费群体的“伪命题”与真实挑战​三、供给端逻辑的优先级高于需求端​四、估值逻辑的重构:从成长溢价到分红溢价​最后的最后,居然有一个大彩蛋....01:04:22以下总结来自混元大模型:时间码与内容总结00:00开场​​ ​​杨老师​​自我介绍,提及白酒行业2024年年报和一季度报告发布,多数酒企业绩下滑。​​000:20 问题提出​​ ​​小罗​​引用雪球标题,指出市场对白酒行业的担忧:龙头收入腰斩、多家亏损,质疑行业周期和商业模式持续性。​​00:33 杨老师观点:行业周期与商业模式​​ ​​历史回顾​​:白酒行业2012-2015年曾经历利润腰斩,但属于正常周期波动。 ​​好生意的定义​​:护城河深、资本损耗小、品牌价值高,而非短期盈利稳定性。 ​​行业现状​​:当前白酒行业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优于其他经济部门,符合经济大环境压力。03:15 行业分化与供给端分析​​ ​​市场集中度提升​​:低端白酒(量占比过半)加速出清,高端酒企(如茅台、五粮液)量价齐升。 ​​文化属性支撑​​:东方饮酒文化(商务宴请、社交润滑剂)长期存在,需求端难以预测但供给端稳定。 ​​茅台特殊性​​:生产周期长(5年窖藏),未来5年产量已确定,抗周期性强。17:08小罗的疑问与杨老师回应​​ ​​小罗疑问:年轻消费者(如00后)饮酒习惯变化、人口结构(60后退休)影响? ​​杨老师观点​​:饮酒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商务场景需求长期存在。经济上行周期中,新消费群体(如科技从业者)可能填补地产周期下滑缺口。低端酒被挤压是消费升级必然结果(喝少喝好)。28:25 投资逻辑与估值讨论​​ ​​定性逻辑​​:人均收入提升推动消费升级;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高端酒财报透明度高(如茅台)。 ​​定量逻辑​​:当前估值:茅台PE约20倍,其他龙头10-15倍,分红率4%+;参考历史(如2012-2015年),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现金流充沛,分红政策优化(如泸州老窖承诺逐年提高分红率)。32:57 文化根基与需求韧性​​ ​​中西对比​​:东方饮酒文化依赖白酒作为社交媒介(打破冷场、增进信任),不同于西方的闲聊文化。 ​​品类替代失败​​:洋酒、红酒曾冲击市场但未撼动白酒地位(红酒量跌90%)。51:20 投资风险与策略​​ ​​风险提示​​:经济长期停滞(中等收入陷阱)可能颠覆逻辑;管理层战略失误(如价格战破坏品牌)。 ​​配置建议​​:关注供给侧(品牌护城河、产能控制);分散持有龙头组合(茅五泸汾),避免个股风险。57:58 结束 总结与书单推荐​​ ​​核心结论​​:白酒行业短期承压,长期仍具配置价值,需关注经济复苏节奏。 ​​推荐书籍​​:《上瘾500年》(成瘾品投资逻辑)、《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风险控制与长期主义)。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1:05:45
  • 97.把水搅浑的京东 真大快人心?
    外卖行业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主动下场把水搅浑的京东,对比之下安静守势美团,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外卖真的是一个好生意吗?今年2月,京东入局,如“鲶鱼”般将外卖行业搅得翻天覆地。此后围绕“外卖”展开的暗中较量便从未停过,各方势力暗自发力。以下总结来自混元大模型:时间码与内容总结​​00:05 - 04:09​​​​讨论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的商业逻辑​​ 杨老师质疑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必要性,认为外卖行业经过"百团大战"已形成稳定格局(美团、饿了么),新入局者需承担高成本、低利润率风险。 小罗提到京东的激进策略(如超时免单、零佣金、扩大骑手规模),但杨老师指出其履约能力不足(如超时仅赔付3元优惠券),认为京东分散资源可能导致资本损耗。 核心争议:京东是否具备颠覆行业的专注力与执行力?杨老师认为美团更专注,京东多线作战难成功。​​04:09 - 13:54​​​​外卖行业的社会影响与用户痛点​​ 小罗分享使用京东外卖的体验:低价但品质差,使用体感不佳。 杨老师延伸讨论平台经济对实体店的挤压(租金、税收差异导致不公平竞争),并提到黄奇帆观点:美国电商与实体店税负均衡,中国需加强监管公平性。 社会反思:普通人创业选择有限(餐饮门槛低但竞争激烈),外卖行业加剧了商家内卷(低价劣质商品泛滥)。​​13:54 - 27:42​​​​贸易战、全球化与投资逻辑​​ ​​贸易战分析​​:杨老师认为中美互补性决定冲突不可持续,关税战将戏剧性结束;美国消费者压力(商品短缺、价格上涨)会迫使政策调整。 ​​全球化反思​​:制造业外流暴露国内劳动力内卷问题(如加班文化),需通过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加班费、污染成本内部化)。 ​​投资逻辑​​:警惕行业过度竞争(如光伏、电动车),资本效率低下导致多输局面。关注企业专注力和长期股东价值,而非短期情绪炒作(例如京东煽动社会情绪)。​​27:42 - 结尾​​​​历史周期与投资启示​​ ​​历史案例​​:二战期间美股触底逻辑:极端估值(股息率9%)吸引价值投资者,理性资金决定市场底部。债务危机教训:债券风险高于股票(政权更迭导致债券归零,优质企业可穿越周期)。 ​​当前挑战​​:贫富分化、债务高企、地缘冲突加剧,需警惕民粹主义(如特朗普)加剧社会撕裂。 ​​投资策略​​:坚持"便宜+高质量"原则(如港股8-9倍PE、A股11倍PE)。忽略短期噪音(如格力董明珠八卦),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思考与启示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效率与专注​​京东外卖的尝试暴露了互联网巨头盲目扩张的隐患。美团的核心壁垒在于多年积累的运力网络与算法效率,而非单纯佣金比例。新入局者若无法在履约体验或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低价补贴终将难以为继。 ​​社会情绪与企业战略的边界​​刘强东"为民发声"的策略虽能短期博取好感,但商业决策需回归理性。企业社会责任应通过产品创新(如美团"透明厨房")实现,而非道德绑架式竞争。煽动情绪可能反噬品牌价值。 ​​全球化退潮下的投资主线​​贸易战本质是全球化的阵痛。投资者应关注两类机会: ​​不可替代性​​(如中国制造业集群优势); ​​内需韧性​​(如消费分级下的拼多多低价模式)。同时警惕依赖单一市场的企业。 ​​企业家的历史角色​​特朗普现象反映底层对现状的不满,但其交易型人格可能加剧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区分"政治表演"与"经济实质",例如关税博弈中,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如大豆农场主)可能成为推动和解的力量。总结播客从京东外卖的个案切入,层层剖析商业竞争、社会结构、历史周期与投资哲学的交织关系,核心结论清晰:在动荡环境中,坚守价值投资的"简单原则"(低估值、高质量、长视野),远比追逐短期热点更可持续。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1:17:54
  • 96.一位老牌“基金买手”谈FOF审美(下)
    本期是杨老师和【不止投资】主理人靳佳的对话。节目录制于2024年下半年,培鸿老师滔滔不绝一口气录了三个多小时,从当年在天则研究所的群星灿烂,到社保期间的跌宕起伏,再到现在容光的配置2.0框架,培鸿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系统的阐释了他对于资产配置的理解。在我看来,资产配置其实有三个层次:一是know what,知道配置是什么;二是knowhow,知道怎么做;第三个层次是know why,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期望对大家有些启发,enjoy嘉宾:杨培鸿:容光投资FOF投资经理,曾历任社保、中投和大型公募基金,从事FOF投资和资产配置十余年​​时间码索引​​ 茅台案例:00:09-04:59 财务造假分析:05:21-07:53 FOF筛选逻辑:13:43-15:59 违约债策略:26:05-28:17 量化策略批判:29:14-36:16 航空股陷阱:36:16-38:05 长期持有逻辑:38:05-42:06一、投资理念与市场观察​​​​1. 长期投资与短期波动​​ ​​茅台案例​​(00:09-04:59)杨:假设自茅台上市(2001年)满仓持有,年化回报率超30%,但期间经历多次大幅回撤(如2008年跌60%、2012-2015年跌60%)。强调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的必要性,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但常识和对商业本质的理解是关键。对比实业与投资:做过生意的人更易理解企业经营风险(如原材料成本虚报、管理层舞弊)。 ​​财务造假案例​​(05:21-07:53)以某公司财务造假为例,指出仅依赖报表数据易被误导,需结合商业逻辑(如营收与成本的合理性)判断企业真实价值。提及蓝田股份案例,强调未深入调研行业(如现金流异常却无银行合作)可能导致误判。​​2. 商业理解的重要性​​ ​​房地产行业对比​​(07:53-10:59)恒隆地产精细化运营 vs. SOHO中国分割租赁模式:长期主义与短期投机的差异。恒隆创始人陈启宗通过精细化运营维持品质,而SOHO中国因过度分割租赁导致资产贬值。​​二、FOF策略解析​​​​1. 管理人筛选逻辑​​ ​​核心原则​​(13:43-15:59)​​“一和零”筛选法​​:优先剔除不合格管理人(如投机风格、缺乏长期验证),再精选优质管理人(如邓晓峰等具备深度认知与跨行业能力的选手)。​​能力圈与审美局限​​:管理人需专注特定领域(如消费、医药),避免盲目扩展能力圈导致决策失误。​​2. 资产配置比例​​ ​​权益类为核心​​(22:33-24:59)80%以上配置主观多头价值投资基金,聚焦长期竞争力强的企业(如茅台、腾讯)。 ​​债券与另类资产​​:违约债投资(如华晨、永煤案例):通过计算企业破产清算回收价值获取超额收益,但需承受流动性风险。商品CTA策略:谨慎看待,认为其收益特征接近债券,且依赖产业经验而非技术分析。​​三、风险管理与市场认知​​​​1. 波动与持有期限​​ ​​长期视角​​(38:05-42:06)股票投资需做好12年以上的持有准备,避免在市场高位追涨(如2007年、2015年入场)。强调“买便宜货”原则,避免在泡沫期入场;下跌周期中需逆向布局,而非恐慌抛售。​​2. 策略局限性​​ ​​FOF策略适配人群​​(43:19-47:16)适合接受波动、追求长期复利的“正经人”,需匹配个人财务状况(收入稳定性、负债率等)。拒绝伪策略:如量化CTA、雪球产品等短期高收益策略,本质是监管套利或不可持续的风险暴露。​​四、投资策略辨析​​​​1. 价值 vs. 成长​​ ​​成长股定义​​(15:00-18:43)需满足“高质量、可持续、高速”三要素(如亚马逊、茅台早期),而非简单归类为TMT行业。国内现状:多数成长股基金实为行业轮动或景气度投机,缺乏真正穿越周期的能力。​​2. 其他策略评价​​ ​​量化策略​​(29:14-36:16)国内私募量化短期业绩亮眼,但公募量化受限于监管与资源,长期难以持续。航空股陷阱: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非好生意(如票价受政策管制、成本刚性)。​​五、其他要点​​​​1. 研究方法论​​ 深入行业调研(如体育鞋服产业链),与从业者交流获取一手信息,避免依赖券商研报。 通过财报与管理层访谈交叉验证,关注核心竞争力(如品牌护城河、管理效率)而非短期数据。​​2. 学习与进化​​ 向顶尖投资者(如段永平、陈志武)学习,借鉴其底层逻辑而非表面技巧。 持续迭代认知,避免陷入“数据陷阱”(如过度依赖历史回测指标)。​​六、对话亮点摘录​​ ​​关于“伪策略”的批判​​:杨:若有人承诺8%回报、2%回撤,“我绕着走”。真正的投资需符合常识,短期高收益策略不可持续。 ​​关于资产配置​​:主持人:家庭资产配置需根据收入稳定性、负债率个性化调整,切忌盲目抄作业。 ​​关于投顾行业​​:杨:国内投顾行业缺乏道德约束,部分从业者以销售为导向,损害投资者利益。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1:07:06

More Business podcasts

About 财自由

本节目从一个投资经理的视角来分享他在投资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和认知,分享他的研究道路上的点滴进步。 未谋胜,先谋败。如果不产生本金永久损失,收益自至。 加社群(付费)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暂定每周三更新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财自由, Girls That Invest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18.2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5/14/2025 - 2:11:2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