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Science神经漫游

神经漫游

神经现实
神经漫游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31
  • Aβ*56事件———管窥学术伦理与大众传播 – EP. 33
    神经漫游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的智慧。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小宇宙,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安卓的AntennaPod等)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在神经漫游第31期《阿尔兹海默病:困在时间里的人们》中,我们对AD的基本概念、治疗方法、当下病患的照护情况和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本期节目将从近期Aβ*56相关论文涉嫌数据造假入手,讨论AD治病成因的相关假说以及学术史上相关的造假问题。本期大纲第一部分 00:0000:29 汉那作节目介绍02:59 本次论文图片疑似造假事件概述04:10 介绍Aβ淀粉样蛋白假说科普和学说发展历程07:38 Aβ*56 介绍09:41 Aβ寡聚物假说介绍13:58 本次被质疑的2006年Lesne的实验论文介绍17:45 方圆对本次Scince质疑文章的看法第二部分 22:42 23:45 方圆科普目前并无针对Aβ*56开发的阿兹海默症治疗药物27:20 目前药企针对阿尔兹海默病新药研发失败率较高的原因的科普32:00 关于阿尔兹海默病检测相关的科普第三部分 32:4933:14 对学术造假危害的讨论39:11 汉那对科学史上造假手段的介绍44:30 汉那和方圆对于学术论文和学术评价体系的讨论46:41 针对学术期刊本身偏向性和问题的讨论54:20 方圆对于现在学术体系自净能力的评述1:00:16 讨论社会公众应该对科研群体有何种期待1:01:37 方圆讲期刊的立场问题和相关讨论1:06:05 节目结尾本期人物方圆:《阿尔茨海默症开创性论文涉嫌造假,后果究竟有多严重?》文章作者,细胞生物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神经疾病病理,科学传播爱好者。小羊:经济学出身。因为研究行为经济学,去脑科学领域做过科研民工,主要做语言方面的研究。现在又回头从事金融行业。有自己的一档播客「顷刻」。汉那:译者、作者。认知科学本科在读。研究事件认知和听觉感知。剪辑|汉那,小羊封面|纪善生参考(方圆撰文一)上市一周年后,阿尔茨海默症争议药物困境依旧 http://zhishifenzi.blog.caixin.com/archives/258790(方圆撰文二:)阿尔茨海默症开创性论文涉嫌造假,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https://mp.weixin.qq.com/s/j5ppdxqYdaVItGWyW9F28g本次被质疑的论文:A specific amyloid-β protein assembly in the brain impairs memoryScience对于调查始末的新闻报导: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potential-fabrication-research-images-threatens-key-theory-alzheimers-diseaseHow many scientific papers are not original?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1422282112
    --------  
    1:07:46
  • 《Neuron》编辑专访:期刊生于科学的土壤 – EP. 32
    神经漫游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的智慧。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小宇宙,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安卓的AntennaPod等)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Neuron(《神经元》)是神经科学领域无法绕开的一本科学期刊,它于1988年出版,以严谨与扎实的科学基础著称,见证着神经科学近乎每一步突破,也指引着神经科学的前沿动向。本期专栏我们邀请到了《神经元》期刊编辑泰德·多比(Ted Dobie),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加入Elsevier(爱思唯尔)担任医学期刊 EBioMedicine的科学编辑,2017年转入《神经元》期刊工作。在对谈中,我们与其一同探讨了神经科学论文出版的准则与困境,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希望借此洞察神经科学的意义,以此触摸那应运而生的未来。本期内容为全英文采访,中文文字稿可在公众号阅读本期人物嘉宾:《神经元》期刊编辑泰德·多比(Ted Dobie),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加入Elsevier(爱思唯尔)担任医学期刊 EBioMedicine的科学编辑,2017年转入《神经元》期刊工作。采访:苏怡汀(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徐子谦(伦敦大学学院心理与语言科学本科在读)翻译:夏洲(昆山杜克大学生物物理本科在读)校对:王佳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博士在读)
    --------  
    57:38
  • 阿尔茨海默病:困在时间里的人们 -EP.31
    大纲第一部分 概念-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污名化2:25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是不是专指阿尔茨海默病,还有什么其他类型的痴呆?5:35 老年痴呆算不算一种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症的贬称?什么是获得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率如何?第二部分 治疗方法9:30 阿尔茨海默病有没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照护、药物、认知训练、支持治疗分别针对哪些部分,如何起作用?阿尔茨海默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15:16 为什么要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干预?1/3理论:轻度认知障碍可逆转,可能停留在当前的状态,也可以回归认知功能正常16:42 如何识别轻度认知障碍?年纪轻轻总忘事儿算不算轻度认知障碍?18:32 Aβ和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渊源?是不是有方法知道自己身体内的Aβ和Tau蛋白含量是不是正常?第三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的照护20:56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针对Aβ和Tau蛋白靶点的药物和针对脑肠轴机制的药物都还在进行临床试验或者试用过程中,为什么目前还用不了?26:20 阿尔茨海默患者都是谁在照顾?他们和家属都会面临什么问题?大部分阿尔茨海默患者停留在哪个阶段?不同的患者在哪里度过疾病晚期阶段?33:55 什么样的照护是好的照护? 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都被照顾到。36:00 非药物干预都包括什么?45:06 谈最好的照护莫不如去谈最基本的照护。基本的照护会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经济压力、心理压力、病耻感、体力和脑力的考验、照护者本人身心健康的考验第四部分 老年认知症患者的生活现状49:10 日常就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大概的画像吗?绝大部分患者不会来医院。51:48 阿尔茨海默病在小城市和县城常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科普很重要52:00 WHO关于痴呆/认知症的倡导计划,有7个方面的工作要做:1、政府将其纳入公共卫生议题;2、提高整个社会的认识,做友好化的建设;3、降低发病风险、预防;4、诊断治疗照护;5、支持照护者;6、信息化系统;7、研究和创意。第五部分 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沟通应该注意什么53:50 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沟通应该注意什么?进入患者的世界、简化语言、擅长运用非语言沟通第六部分 年轻人应该如何预防认知症56:56 年轻人应该如何预防认知症?几种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勾勒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作用第七部分 养老的现状和先进的经验1:04:28 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养老院一位难求,真的要为了养老院排队很多年吗?有多少医院能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呢?能够照顾好这些患者吗?养老院和医院没有建立很好的患者照护+医护的全链条1:10:48 国内外有什么发达的认知症照护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组团模式;支持照护者,培训家庭和社区照护能力,环境和社区友好化1:14:12 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是必要的,讨论好自己和家人的死亡安排至关重要1:16:50 一个养老院的床位大概要花多少钱?北京有多少养老院有阿尔茨海默病专区?家庭照护承担了很多隐性费用,和药物治疗费用没有想象中那么高。1:22:05 虽然杯水车薪,医护人员、科普人员和从业者做自己可以做到的就好,选择了这个行业,自洽和坚守更重要。勘误1、全球范围内3/4罹患抑郁症的人没有接受过治疗,美国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中有3/5没有接受过治疗2、56:18 语言沟通只占沟通的30%,其他是非语言沟通相关阅读1、Livingston,Gill,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TheLancet 390.10113 (2017): 2673-2734.2、Huang,Kewu,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394.10196(2019): 407-418.3、Quadagno, Jill. Aging and the life course: Anintroduction to social gerontolog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13.4、Kleinman, Arthur. The soul of care: The moraleducation of a husband and a doctor. Penguin Books, 2020.5、Ghodsee, Kristen. From notes to narrative: Writingethnographies that everyone can rea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6、Wang, Peng-Chih, and Dolores Gallagher-Thompson."Resolu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in a Chinese female dementiacaregiver: A case study using cognitive/behavioral methods." Clinicalgerontologist 28.3 (2005): 91-94.7、Pillemer, Sarah, Jennifer Davis, and Geoffrey Tremont."Gender effects on components of burden and depression among dementiacaregivers." Aging & mental health 22.9 (2018):1162-1167.8、Erlandsson, Lena‐Karin, and Mona Eklund. "Levels of complexity inpatterns of daily occupations: Relationship to women's well‐being." Journalof Occupational Science 13.1 (2006): 27-36.9、Evans, Kiah L., et al. "Working sandwich generationwomen utilize strategies within and between roles to achieve role balance." PloSone 11.6 (2016): e0157469.10、Hörberg, Ulrica, Petra Wagman, and Anna Birgitta Gunnarsson."Women’s lived experience of well-being in everyday life when living witha stress-related ill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15.1 (2020): 1754087.11、《与认知症一起生活的日子》12、《从玩不停到忘不了》13、《照护》14、《最好的告别》人物罗珊珍:诚和敬乐智坊负责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和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获老年学和历史学硕士学位,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公共卫生等多重教育背景。在过往十余年养老从业经历中,致力为中国老年人尤其是认知症群体提供更有尊严、更本土化、更多学科的专业照护服务。全国中级社工师,兼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委员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青年委员。李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亦兰:Birdie,神经现实副主编,一只想罢工、想瘫倒的傻鸟。后期:北方--神经漫游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的智慧。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小宇宙,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安卓的AntennaPod等)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
    --------  
    1:25:50
  • 去污名化和浪漫化,我们来聊聊自闭症人士真实的生活和问题 -EP.30
    大纲第一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治疗、教育简介4:12自闭症谱系障碍包括哪些疾病11:07 阿斯伯格征(高功能自闭症)和非患病人士的不同16:16 没有情绪问题的自闭症要就医,但不需要服药,行为干预起的作用更多19:00 自闭症孩子可以正常求学吗?因病而异。自闭症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国外是怎么做的29:33 阿斯伯格大量共病抑郁和焦虑,社交给他们压力。阿斯的孩子注意力聚焦和常人不同第二部分:自闭症不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不是天才,不需要特别帮助,不是唯一的特质34:50 自闭症不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不要把我们开除地球球籍”,请尊重多样性,拒绝浪漫化36:45 自闭症的“感官障碍”——普通人认知中的天才和缺陷42:18 自闭症孩子需要去特教机构吗47:48 对自闭症人士给予去标签化的教育53:10 我们的教育需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需求,而不仅是错误55:40 弱势群体不需要帮助,而是需求的满足,比如盲人路和能够容纳自闭症的教育体系56:50 自闭症不是任何人唯一的特质,标签之外他们是完整的个体,是一个人第三部分:常见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57:47 常见的对自闭症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有哪些 1:04:40 自闭症不会只是孩子,他们会长大,阿斯伯格可能正艰难地生活在我们身边1:08:30 低功能自闭症和心智障碍者是不能工作还是我们不够包容第四部分:社会适应,生存现状1:15:00 阿斯伯格对社会的过度适应会让他们减少自我表露:既然不能被理解,就沉默,压抑。永远在故作正常,好像在演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1:18:50怎样的环境自闭症友好的环境,让每个人更加舒适的环境是怎样的:支持性自主决策和替代决策1:28:30 教育目标是根据孩子的意愿还是大人的意愿决定的相关阅读儿科时间:超详细的解读,带你一文掌握 DSM-5 自闭症诊断标准(https://mp.weixin.qq.com/s/jDPxksF8JeEWukqXW_53SA)大米和小米:邹小兵:自闭症干预,新手家长必知7句话和7个关键技术(https://mp.weixin.qq.com/s/wMZVIGC--o5vM8hC1u4M3w)福建残联:正确认识孤独症丨有循证依据的孤独症有效干预方法有哪些?(https://mp.weixin.qq.com/s/1nFfj7LlrxyByHh__NCTeA)阿斯伯格互助家园:阿斯医学博士的幼学记事(https://mp.weixin.qq.com/s/2_qGH5l2L0y4UwpEN6WG4Q)阿斯伯格互助家园:其实,我们并不孤单(https://mp.weixin.qq.com/s/ewAj8XWbS1mWPSD2BtuylA)时一憨: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多样性及服务的多层次性(https://mp.weixin.qq.com/s/lGf9d_rJIKDhSDdTRgdnPw)殊心special:特殊教育中应用行为分析ABA的使用指南(https://mp.weixin.qq.com/s/wEpeminELjyASO2Yt5NyvQ)蜗牛大班长:一批自闭症孩子已经成年,但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https://mp.weixin.qq.com/s/Myc93xnsET8ewHvBTDaZrg)深圳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十年后我希望”——一位孤独症青年的支持性自主决策(https://mp.weixin.qq.com/s/4FwXzdM4oysWQ-FHkIP4Jg)衡平EJI: 为什么说成人监护制度导致被监护人的能力越来越差? | 监护制度ABC(https://mp.weixin.qq.com/s/qCbD0btnTIt6C5_Mj50Qcg)星星雨:15岁自闭症男孩多次走失,不同角色的人们应该如何做?(https://mp.weixin.qq.com/s/REf3ZGqbqJa1smG3Gow17A)五彩鹿儿童发展中心:我儿子是自闭症,5岁,爱摔东西、尖叫、打人。攻击行为如何解决?(https://mp.weixin.qq.com/s/o5YcFAOqtRiyWJmNy128zw)精神时间: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过度适应」之痛(https://mp.weixin.qq.com/s/LRi6KtjvuIwTDxZQ2iSnmQ)ALSO孤独症:我为什么选择去星星小镇?(https://mp.weixin.qq.com/s/7vcNg_cTwJhyPxze2xI-5g)CRPD12条:支持性自主决策是如何操作的?——以买衣服为例(https://mp.weixin.qq.com/s/AvGCg7gR5T4AyoZJswx2eQ)阿斯伯格互助家园:鹤谷阁主人:在自闭症意识日的发言(https://mp.weixin.qq.com/s/Q9Sxkm_2n5dOpsUEh_4Srg)人物袁医生: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近年关注成年自闭人士的抑郁焦虑,以及性少数群体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公益媒体“症状网络”创始人。泉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故作正常,与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平共处》《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员工》译者。自闭症公益媒体“阿斯伯格互助家园”联合创始人。鹤谷君(菲菲):残障平权倡导者。曾做儿童美术教研工作,所设计的无障碍教学理念教案获得《幼儿视知觉教案设计》一等奖。现为全媒体国际新闻研究生,作品有《给媒体的心智障碍、发展障碍与精神障碍指南》。运营自己的公众号“鹤谷阁主人”。董木:就职于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咨询师,佛系心理工作者。亦兰:Birdie,神经现实副主编,一只想罢工、想瘫倒的傻鸟。后期 | 北方--神经漫游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的智慧。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小宇宙,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安卓的AntennaPod等)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
    --------  
    1:33:19
  • 人工智能在医疗:困境与破局 – EP. 29
    大纲一点医疗技术史背景07:22 今天的“浅度医疗”看病误诊15:20 证据之浅24:10 认知偏误以及师生和医患的类似权力关系28:20 信息竖井深度学习介入医疗诊断33:20 消除问题还是制造问题?42:32 专用AI和通用AI在医疗中的不同角色58:52 人工智能诊断的伦理01:12:31 以精神科为例看医疗的因果推断01:27:33 ——所以医生会丢饭碗吗?延伸OpenNARS:一个开源的AGI系统,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opennars/opennars/wikiMECT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1)什么是MECT https://www.zhihu.com/topic/20053357/hot;(2)用于抑郁症治疗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979654/;(3)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450912/埃里克·托普《深度医疗》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45625/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006690/神经现实:“6秒读心”是什么黑科技?https://mp.weixin.qq.com/s/CcC0xJd4ZBjcqp2zTfFSsA神经现实:人工智能会让所有人看得起病,还是让大部分人看不起?https://mp.weixin.qq.com/s/YbXceR_KLwq-FYuQWWfa9A【纠正】节目中提到苏联曾用摄像头找到并抓捕同性恋群体。斯大林时代确有给同性恋者扣罪的浪潮,但彼时尚未有人脸识别技术,应是现有护照信息,再定位出警。人物刘凯:管理科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协会召集人。主要研究领域为通用人工智能与教育大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类脑系统开发与机器教育、计算精神病学。知乎:[刘凯-AGI](https://www.zhihu.com/people/wuyuezhidian) Email:[email protected]兵书:SDU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在读,本科社会学专业,漂浮的理想主义者。汉那:你神译者、作者。认知科学本科在读。写作、设计。寻找人为何聪明至此又愚蠢如斯的答案。后期 | 北方--神经漫游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的智慧。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小宇宙,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安卓的AntennaPod等)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
    --------  
    1:35:05

More Science podcasts

About 神经漫游

「神经漫游」是由神经现实出品的脑科学播客节目,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之智慧。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神经漫游, The Infinite Monkey Cage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7/16/2025 - 2:40:35 AM